冥河内世界高悬于无垠混沌之中,法则光辉已臻两千九百八十七条之数,其威能浩瀚,体量无边,距离那传说中圆满无缺的三千永恒之境,仅差最后的十三步。这最后的差距,已非寻常世界本源所能填补,需要的是截然不同、却又能引发质变的宏大体系。冥河本尊的目光,穿透了层层维度,最终锁定了一个光怪陆离、体系无比庞大复杂,且同样触及“永恒”与“轮回”概念的超巨型单体世界——印度神话世界!
此界并非单一神系统治,而是由无数纪元、无数劫波(Kalpa)、无数神明与哲学概念交织而成的复杂集合体。其核心围绕着“梵(Brahman)”——万物的终极实在,以及“业力(Karma)”、“轮回(Samsara)”、“达摩(Dharma,法则/责任)”等核心法则运行。更有三相神——创造者梵天(Brahma)、维护者毗湿奴(Vishnu)、毁灭者湿婆(Shiva)——维持着宇宙的循环。
“梵…一即万,万即一…有趣,与吾之天道归一有异曲同工之妙,却更抽象,更哲学化。”冥河本尊的意志泛起波澜,“而其轮回体系,虽宏大,却似缺乏一个绝对的、如吾般地府般的掌控核心…此乃最佳标的,亦是最大挑战。”
吞噬如此一个庞大且拥有自身至高理念的世界,绝非易事。冥河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多管齐下的精密策略:
第一战线:法则概念层面的解析与覆盖
·针对“梵”:冥河并未直接攻击“梵”这个概念,而是以内世界趋于圆满的“天道”去缓慢包裹、渗透、诠释它。天道展现出比“梵”更具体、更具象、且同样具备终极性的特质,试图将“梵”同化为天道的一个侧面或一种表现形式。
·针对“业力(Karma)”与“轮回(Samsara)”:这是主战场。后土娘娘统率的地府轮回体系全力运转,其精密、强制、记录一切的风格,开始强势覆盖印度神话那相对更注重“因果自动报应”和“个体精神超脱”的轮回模式。无数正在印度轮回中的灵魂,其业力记录被地府强行接管、重新核算、纳入六道轮回序列。印度神话的轮回,更像是一条自动运转的宏大河流;而冥河地府的轮回,则是一个有绝对主宰、有判官、有流程的庞大机器。机器的意志,开始取代河流的自然流动。
·针对“达摩(Dharma)”:这涉及宇宙秩序与个人责任。冥河世界的天道法则展现出更强的包容性与强制性,开始吸收“达摩”中关于宇宙秩序的部分,并将其关于种姓、身份、行为的复杂规定,进行拆解、转化,有的融入天地规则,有的则被摒弃为“旧时代糟粕”。
第二战线:对三相神的斩首与融合
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步骤。冥河世界的最强力量倾巢而出:
·对抗梵天(Brahma):梵天是创造者,但在这个纪元中,他往往已完成创造而居于次要地位。冥河本尊亲自对付他,以自身近乎圆满的“存在”之道,对抗梵天的“创造”之道。并非毁灭创造,而是诠释为:冥河世界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持续进行的“创造”,从而将梵天的创造权柄包容、吸收进来,使其成为自身世界演化的一部分。
·对抗毗湿奴(Vishnu):这位宇宙的维护者拥有无数化身(Avatar),如罗摩、克里希那。五方帝君联手应对。青帝云霄以生机化解其维持之力;白帝碧霄以肃杀裁决挑战其维护的“秩序”,指出其秩序中的不公;赤帝大鹏以涅槃之火考验其维护的“存在”,质问不破不立;黑帝琼霄以归藏牵引其化身之力,引入轮回;后土则以更宏大的轮回秩序,试图覆盖毗湿奴的维护范畴。这是一场秩序VS秩序、维持VS轮回的宏大博弈。
·对抗湿婆(Shiva):这位毁灭与再生之神,力量最是狂暴。冥河本尊分化出血海化身,携整个内世界的毁灭戾气与终结之意,正面迎击湿婆的毁灭之舞(Tandava)。这是最激烈的对抗,两者都代表终结,但湿婆的终结是为了再生,而冥河的终结是为了吞噬与融入自身。最终,冥河以其更庞大、更冰冷的意志,逐渐压制了湿婆毁灭中的“狂喜”与“舞蹈”特性,将其纯粹的“毁灭”与“再生”权柄剥离、吸收,用于完善自身世界的“劫难”与“纪元更迭”体系。
第三战线:诸神、阿修罗、天界的陷落
随着三相神被牵制乃至逐渐融合,印度神话世界的其他部分迅速崩溃。
·因陀罗(Indra)的天界、阎摩(Yama)的死亡国度(其审判职能被地府迅速兼并)、伐楼拿(Varuna)的水界法则……众多神域及其权柄被五方帝君及其麾下瓜分、解析、吸收。
·阿修罗(Asura)与提婆(Deva)的永恒战争,其所产生的庞大斗争、诅咒、力量,被冥河世界作为“负面能量”和“劫力”的来源全部抽走,化为滋养某些特殊妖魔或用于天劫的养料。
·乾闼婆(Gandharva)、阿布莎罗斯(Apsaras)、那伽(Naga)等众多半神、精灵的存在形式与特性,被融入冥河世界的妖族、精怪体系,丰富了物种多样性。
第四战线:哲学概念的终极吞噬
最终,也是最核心的,是对那些抽象概念的吞噬:
·“我(Atman)”与“梵(Brahman)”合一的概念,被冥河天道吸收,转化为一种更高的“天人合一”境界感悟,但剔除了其中“摆脱轮回”的出世部分,反而强调在轮回中悟道、以红尘炼心。
·“幻(Maya)”的概念,被部分吸收,增强了幻术类法则的深度,同时也被天道标记为需要勘破的虚妄。
·“瑜伽(Yoga)”修行体系中的精华,被提炼出来,融入内世界的修炼功法之中。
【结果——迈向永恒】
当印度神话世界最后一个概念被解析、最后一个神明被融合、最后一片净土被纳入轮回,冥河内世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剧变。
世界的体量没有无限膨胀,反而开始某种程度的“内敛”和“提炼”,但蕴含的能量与法则密度呈指数级增长。无数代表着印度神话特质的光点、符文、概念,如同百川归海,彻底融入冥河天道与地道的洪流之中。
法则的数量再次开始飙升,瞬间突破两千九百九十、两千九百九十五……最终,稳稳地定格在了两千九百九十九条!
距离那完美的三千永恒之境,仅差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道法则!
整个冥河内世界轰鸣作响,光辉亿万丈,结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稳固与和谐,几乎触摸到了“永恒”的门槛。只差那临门一脚,那最后一块拼图,便能超脱一切劫数,成就真正的、万劫不磨的永恒世界!
冥河本尊的意志充满了无上的喜悦与期待,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混沌深处。
“两千九百九十九……只差最后一步。最后一道法则,或许并非源于吞噬,而在于……‘无’?或是……‘心’?”
最终的答案,似乎已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