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 从1983开始 第511节

作者:睡觉会变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5 18:58:06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咝!

嘉宾们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陈小奇、李海鹰等人窃窃私语,真没想到京台能搞成这样。

老狼、郑筠等看着点点星海,恨不能马上登台,感受荣光——当赋予一项活动神圣的仪式感,等级自然会提升,旁人自然会敬畏。

只有粤省台压力倍增,特娘的明年怎么搞?!

……

毛柠下台。

阿毛和田振又过来,“还是我们俩。”

“对,还是我们俩。我们继续颁奖……”

“年度十大金曲,《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陈琳!”

“《小芳》李纯波!”

“《千万次的问》刘焕!”

“《大哥你好吗》甘苹!”

上半场颁五个,轮流献唱。

刘焕、艾静获最受欢迎男女歌手,《涛声依旧》获最佳作词,《轻轻的告诉你》获最佳作曲。

《小芳》获最佳音乐录影带奖,林依轮等获新人奖。

各家新人也依次亮相,郑筠《赤果果》,谢东《笑脸》等等,反响不亚于前辈。江杉、王志闻作为表演嘉宾,欢呼最为热烈。

下半场再颁五个,嘉宾换成刘焕、韦唯。

“《轻轻地告诉你》杨小姐。

《我的1997》艾敬。

《对你的爱越深就越来越心痛》黄格选。

《雾里看花》陈铭。

《牵挂你的人是我》高林生。”

几乎每一首都是大合唱,每一首都挥动着应援棒,全场交融一体,在寒夜的场馆里升腾着最火热的青春激情。

艾敬唱一句“1997快些到吧……”

底下接一句:“让我站在红勘体育馆。”

再唱,再接,“1997快些到吧,和他去看午夜场。”

高林生收尾时,更是气氛沸腾,台上台下齐唱:“舍不得你……”

“的人是我。”

“离不开你……”

“的人是我。”

老狼拍红了手,小公子到处蹦达,观众应援棒坏的坏,没电的没电的,仍在胡乱挥舞,最后把毛巾往台上扔。

80年代,内地迎来第一个乐坛辉煌。如今,第二个辉煌就在眼前。

乐评人们集体高潮,纷纷感叹:

“这叫盛典,这叫盛世。”

第525章 剧王

1994年,是内地原创音乐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页。

有个词专门称呼这段历史,叫“94新生代”,指在94年前后出道、成名的大批歌手。

一共有多少人,无从统计,但出过专辑,起码有一首代表作的,52位。

随便数:朱桦、戴娆、陈红、王子鸣、黄鹤翔、韩磊、火风、江涛、老狼、刁寒、含笑等等,全属于这一代。

当时的内地乐坛真是如火如荼,丝毫不怵港台,可惜大多昙花一现,迅速沉寂。

好像94红磡一样,都以为那是开始,谁晓得是巅峰。

话说回来。

首届盛典大为火爆,风云榜一举打响。尤其全场应援棒点亮,漫天星光,齐声合唱,更引得每一个歌手深深向往。

而今年的星河,有《校园民谣》、《一封家书》、《赤果果》、《白天不懂夜的黑》、《糊涂的爱》、《笑脸》、《大中国》七张专辑要发。

另有《梦里水乡》、《潮湿的心》筹备着。

当真像个盛世。

……

仍是三月,昆仑饭店。

去年许非在这里卖《过把瘾》、《欢喜姻缘》,今年双方都熟门熟路,为的是《白眉大侠》。

90年代拍剧收益,大部分靠企业投资,坑的是土大款,甭管剧咋样,只要能忽悠,就有人往里砸钱。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土大款换了一茬又一茬,从最初的暴发户,到后来的煤老板,再到房产商,再到互联网巨头,紧跟时代潮流。

少部分靠交易,也就是卖剧。

电视台比谁都奸,想让他们掏钱,必须是精品中的精品。

而天下踢出一脚开门红,已然业界典范,不坑人,活儿好。《白眉大侠》又是热门题材,消息一放,省台来了23家,市台来了17家。

岳鲁义都疯了。

此刻,他跟许非坐在台上,看着一圈代表,忐忑询问:“诸位都看过片花了吧?”

“没看过能来么?”

“来就是对你们有信心!”

“直入正题吧,谈价,谈价!”

“诸位稍安勿躁,《白眉大侠》正在做后期,预计五月份结束。心情可以理解,但我们的态度必须得摆正。”

许非开口道:“我们一向坚持打造精品,诚信交易的理念。等后期做完,我们再寄一份样带,可以做第二轮商讨。”

“小许,多此一举了吧?别人不晓得,我肯定信得过你的。”

“你这叫什么话,我也信得过啊!”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去年台里花了不少钱,买的都是啥玩意,尤其那个《海马歌舞厅》!”

“对对,坑死我们台了,播到一半被毙,广告商都嚷嚷退钱呢!”

“还有看情景喜剧红火,一股脑的全拍情景喜剧。那个烂啊,我都看不下去。”

“好了好了!”

岳鲁义维持秩序,道:“我们说正事吧。今天比较特殊,省、市台的朋友都来了,我跟小许研究出一个方案,分两轮议价。

按辐射范围和播出时间来算……浙台的朋友在哪儿?”

“这里!”一人举手。

“好。贵台今年上星,全国可见,如果您想在第一轮,价格要贵一些。如果您想在第一轮独播,那我们私下细谈。”

“哎,凭什么我出高价啊?”

“你上星啊!”

“对啊,你全国都能看。”

那人当然不愿意,别家却反应过来,不介意坑一把。

“如果您现在做不了决定,先放一放,我继续说。其他的朋友没有上星,但本省和本市都有意购片的,也按两轮算。

哪方想在第一轮播,价格要贵一些。”

“……”

众人迅速理解玩法,市台的很快表态。

他们只能辐射本市,花大价钱买第一轮不值当,于是纷纷举手:“我们参与第二轮。”

“好,我们谈第一轮定价,也别写卡片了,我们商量了一个价位。”

“《白眉大侠》38集,大热的武侠题材,单先生评书改编,演员也有不小的知名度……”

许非巴拉巴拉一大堆,开始漫天要价:“120万!”

嗡!

“小许你这就不厚道了!”

“我们是联合买,又不是《北京人在纽约》,你也拿美金拍的?”

“现在拉点广告不容易啊!”

“别哭穷,央视今年的广告平均价提高了25%。”

“我们地方台比不了央视,便宜点,便宜点。”

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版权,比如央视买断了《在纽约》的国内外版权,跟艺术中心就没关系了,所以才那么大方。

许非从来不卖版权,都是几年内播多少次,价格自然要低。双方掰扯半天,最后定在80万,浙台花了100万。

23家省台,第一轮同时播出。市台直接白菜价,30万处理。

许老师本想聊聊联合剧场的事,又觉有点早,等剧拍出来再说也ok。

岳鲁义手指头都在抖,妈蛋的谁说拍电视剧不赚钱?

2370万啊!

京台能分330,剩下的对半,也就是1020。

许非算算也惊讶,一部剧顶去年利润了。不过这可是《白眉大侠》,可是创下了一个电视剧史上记录,叫“百台联播”。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