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孩口里的峰子,就是前面说过,原本和小米周侠组成了“三结义”,后来由于文岂的加入又晋升为“F4”之一的那个峰子。
当时的文岂从没想到,他之前仅有三秒钟的内心凌乱是多么恰如其分——如果说贱孩好歹因为此次“问道”而在初三结束之前,就被文岂发现,从而意识到初三的自己并不能和小时顽皮过度的那个文岂划清界限,那么对于峰子,文岂是直到近十年后一次闲聊往事时,才知道他初三也和自己一班。
从不知晓初三结束后二人都经历了什么,但是多年以后,现在的贱孩和峰子过的都还挺好。
文岂知道,贱孩后来高二学的理科,他换了最令他头疼的外语,改学简单了很多的日语,文岂还看过他的日语课本;峰子好像曾经进入到其父的厂房实习当作小老板,后来被他的老爸嫌弃干啥啥不行,也又通过成人高考返回了大学校园深造数年,现在即将接替他准备退休的老爹了;至于家里有关系的小米,凭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家里长辈已经帮其寻谋好,等到毕业或许就能上岗。
其实人间活法亿亿种,无论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只要能够不偷不抢心安理得活下去都是英雄。
只不过,从事何种工作不需要人从头学起?文岂中学时的国人,还大多把“学习”狭隘地理解为学校文化课学习,现在的观念有所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也接受了曾经不屑一顾的职高或者中专的技术教育,因为那是不同特长的孩子适合走的,不同的路。但这些,都需要学习。
接下来一周的那节体育课上,由于体育老师上课经验不足,缺乏足够的组织能力,果然还是没能把全班八十名学生的四项体育测试全部完成。所以不出所料,体育课取消的计划被延后了一周。
但是该来的总会来的。当体育测试全部结束之后,文岂和邓云客的“中考瘸腿科目”详情列表上,不出意外地多了一个名字——体育成绩。
前面说过,文岂和邓云客都不喜欢运动,所以都是海拔不高。
邓云客还因为天生的优势可以“一白遮百丑”,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文岂就几乎可以说是“一矮毁所有”了。但是无论身高有无可以遮丑,当体育考试计入中招总分占据高中录取话语权时,两人体育较差的共同点终于还是大白于天下。
邓云客还好一点。因为家里住得离学校比较远,所以同样是从小自己上学的他好歹会骑自行车,而且跑步贼快。相应的,他的体能和身体素质也都不差,所以剩下的实心球、立定跳远以及新增的排球考试项目也都可以顺利拿到不错的分数,只是还不能保证拿到满分罢了。文岂可就惨喽。
文岂不仅从小就不爱运动,而且家住的离学校也近。到初三为止的将近十五年期间,他的活动范围可以说是不怎么出过三中门前那条市里历史最悠久的交通路。文岂不仅不会骑自行车,不喜欢运动,甚至实心球和立定跳远只能nearly及格,跑步1000M居然要4分半。排球垫球倒是不成问题,可是好像也没有人连这一项都不及格。
而且彼时的文岂青春期发动未至,基础代谢率低下,食欲相当拉胯。导致了从小学开始不仅体重在班里都是最受女生们嫉妒的存在,甚至无论是在女生普遍进入青春期后的初一初二年级,还是在男生很多也进入了青春期的初三年级里,身高也都是最容易被女生们俯视的。
所以那次测试,文岂merely不及格。
虽然文岂本人对于自己已经能考到20多分的体育感觉海星,但这不妨碍他被邓逼嘲笑为少数男生体育不到25分的锉逼。文岂因为跑步、实心球成绩和立定跳远都不甚理想,而成为了九五班体育成绩的垫底学生,但所幸班里还有一个孩子,居然跟文岂一样体育测试没上25分。
要知道,那一年市里的中招考试出现巨大变化,体育考试由于多加了一门垫球考核,使得总分从原本的30分陡增至40分,重要性大大增加。
中招考试的体育其实并不难,只是一门及格性测试而已,大家努力锻炼争取的都是一分不丢。因为中招虽然不如高考那般一分相差数百名,但是在小城里,因为少了一两分而错过更好的高中,或者进入相对低档次班级的情况也不少见。
虽然后来的文岂知道,就算舍弃体育满分他甚至也能考上一高,但是好像除了增强体质之外他和邓云客也没有什么可做的了。
所以第二周开始的大课间20圈,两人,尤其是文岂,跑得格外认真。
为什么文岂体育考试将将20分却不以为耻呢?因为他初一初二的时候体育更差——初一第一堂体育课上,彼时的体育老师也曾经做过体能测试。初一,入班前十正是全班焦点的文岂,居然以5分半的成绩跑完了一千米。
那时候的文岂还不在乎中招,支撑他好歹没有放弃跑完一千米的唯一动力,是高大上的奥林匹克精神。
后来经常跟周侠到处疯跑玩耍,跑步倒是不知不觉好了许多。
从那时起,每晚放学之后文岂都多了一个安排,那就是留校一小时加紧体育锻炼。文岂绕着操场跑圈的时候,邓云客总在身旁一起调整呼吸;文岂举着那个明明不重的实心球,按照老师教的标准姿势投出六七米的距离时,邓云客也会小跑着前往,再把球轻松扔回到文岂身后还有一米多的位置;甚至文岂的身体协调性尤其不好,明明跳楼梯时还是跳得高,速度快,竟然立定跳远只有一米七的时候,邓云客也是不厌其烦地陪着他蹦上蹦下,结果轻松一跃便是跳远满分。
所以体测结束那天开始,文岂和邓云客便会心照不宣地开始晚上放学后自觉留校加练。反正原本也不会走太早,如此只是多了名正言顺打嘴炮的时间。每天下午初三生六点半放学后,文岂与邓云客两人教室里面学会习,办公室里文岂监督邓云客有节制地看会网文,操场上两人体育锻炼、嬉戏打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会天,然后邓妈就会来接某不良少年回家了。
“小客!该回家了,”邓妈总会停下电动车在学校后门口,“诶,文岂也在啊。麻烦你啦!家这么近还天天陪着小客锻炼身体。”
“没事没事阿姨,”文岂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做了哥哥该干的事,“邓云客也经常帮我训练立定跳远呢!他刚才还说回家一定好好学习不再玩电脑了呢。”
“我说的对吧,客客?”
“对对对,你说的都对!”邓云客一脸生无可恋地随声附和,顿时令文岂暗爽。
第二周开始,全校体测俱已完成,学校开始组织大课间集体跑步。文岂和邓云客都会在大课间认真跟着队伍跑完起码绕操场20圈。
真正具有现世报意味的是,就像是文岂可以因为早已吃透数学而肆无忌惮在数学课上偷偷吃零食,同时提防着邓云客时不时伸过来的咸猪手——班里的那些大高个男生们,明明很多甚至徘徊在考得上高中与考不上高中之间,却可以趁老师不留神就溜进厕所躲上四五圈,而根本不在乎体育成绩拿不到满分。
你以为这是最令人意难平的么?不!
上边我反复强调过,绕操场20圈这个学校规定的任务只是邓云客一个人的作业量而已。
真正坑文岂的,不是邓云客跑完二十圈后大汗淋漓气息悠长地走到老师身边;也不是那些新陈代谢蜜汁旺盛的大高个男生,明明只不过跟着走了十来圈,居然也是香汗满身,并且还懂得装作气息不匀的样子,坚定地笔直走向教室;而是文岂自己,虽然从不会偷工减料,却居然没有哪怕一次因为跑步20圈流出哪怕一滴汗。
好吧好吧,如果说文岂因为青春期发动未至,基础代谢率极度低下不出汗可以理解,因为直到初三那年文岂都没有在夏天脱下长袖校服校裤——毕竟家里有晚长基因,他确实是踩着病理性发育延迟的标准线在后来十五岁才蹿个。可是他连气息都绵长浑厚是个森莫鬼?毕竟邓云客虽然气息悠长,但也是节奏紊乱,文岂一副气定神闲的表现,确实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刚刚绕操场20圈的小个子。
后来的文岂根据老师在小儿内科学课堂上的讲解,自己对号入座诊断了一个“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
但是当时那个体校毕业,时不时会在同学们面前表演自己“一分钟绕操场跑一圈”的体校基本功的体育老师很明显没有学过医。所以记忆当中几乎每次都是,大家结束跑步集合完毕之后,他会勾起一抹自以为十分睿智的笑容,宣布自己早已察觉有人偷懒,然后大手一挥处罚文岂加跑两圈。可气的是邓云客还总是在一旁吃吃地笑!
“你,对,就是你,”体育老师因为此前并没有上过几节体育课并且同时带了好几个班,所以还没有把班里学生认全,“那个没出汗的男生,你去加跑5圈。”
大高个男生中响起了一片低沉的哄笑。
纳尼?班里就两个学生跑完了整整20圈,你还把其中一个罚跑5圈?
还有没有天理!!!
很明显,学校并不是一个讲道理、查真相的地方。老师不会听学生解释,所幸文岂也从未准备解释。文岂并不在乎真相如何,也不在乎老师让他多跑5圈是惩罚还是磨炼,不需要太多由头,文岂只知道,多跑这5圈很明显对他提高体育成绩大有裨益,所以他就会听话去跑。
大多时候,对他人初衷的过分重视就是对本人目标的不够自知。
老师给文岂的任务名义是处罚文岂知道,但他不在乎,因为多跑步有利于自己增强体质,提高体育成绩。所以文岂总会一丝不苟地继续照做。
只不过,额外加跑5圈之后返回教室的时候,还是没什么气喘的文岂会不忿地把自己的怨气撒到邓云客的胳肢窝下,当做他不仗义陪笑的报复。邓云客总会一边躲开一边笑得花枝乱颤,那时的记忆片段开始有些清晰而明朗。
体育或许是文岂从小到大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短板,所幸的是这块青春木桶边缘最残破的板,也帮他留住了青春期硕果仅存的最美好的回忆。
而且值得庆幸的是,文岂一直想要在作文中使用却总是因为自觉烂大街从而摈弃的那句话:“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诚不我欺,通过之后持之以恒地刻苦训练,文岂不仅顺利得偿所愿,在中招体育考试中跑出了满分。甚至即使并没有继续每天体育锻炼,直到已经日渐油腻的今天,他也还是能够跑出一千米四分钟以内的中招满分跑步成绩。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一段傍晚无心,跑累练腻休息之时,两人开怀畅谈的少年时光。
幸好岁月不堪回首,不然只怕人人逗留。
那时候的文岂,还因为担心自己的政治历史成绩而无绝对把握考上市一高,体育占分40不低,他必须为自己进入清北班增加筹码。
那时初三的日常考试,为了省时间,也为了更客观,鲜少测试主观性过强的政治历史两门文科课程。在只月考文岂最擅长的数语外和物理化学的情况下,文岂还可以稳居年级前十,但是中考的时候加上历史政治呢?先有东汉还是先有西汉?南宋在前还是北宋在前?唐朝都已经万国来朝了,为什么有人说论文化发展好像还是宋朝更强?记不清。
文岂不头疼文科,因为反正他以后肯定学理。但是中考在前,如果实在背不会,那文科丢的分必须靠体育来补!
于是一个又一个初三的日子就这么波澜不惊地安详度过。
在为中招体育测试而体育锻炼面前,三年级上学期剩余的几次考试显得过于无足轻重而根本没有留下来任何痕迹。只记得文岂依然还是每次的年级前十,排名会有波动,波峰大概也就是年级第五左右,波幅不超过五个名次,当然邓云客常常是比他还强一点就是了。
转眼快到寒假。
文岂和邓云客约定,寒假的时候一定要多多互相走动,主要目的是为了多出门运动。当然这方面,文岂是不可能把自己体育成绩的未来完全寄托在邓云客这个小屁孩身上的。别忘了,周侠可是个从小热爱体育运动,擅长各类体能项目,并且随时准备着为文岂提供帮助的傻大个。
更准确地说,如果不是初一初二的时候文岂并不怎么把心思放在体育课身上,周侠早就带领他玩转各类体育运动了。
寒假,是中考之前的最后一个寒假,自然也就是初中阶段的最后一个寒假。过了这个寒假,班里的各位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便会纷纷走向不同的路。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会按部就班地认真备考准备通过升高中参加高考的方式改变命运;但也不乏出于各种原因提前决定了初中毕业便另寻他路,或是外出打工,或是去读某个职高学门手艺。
班里还是有不少从初一开始同窗了整整三年的同学的,就连文岂自己都有两个,而且虽然彼此都是走的不同的路,但是互相之间关系还很不错。
可是文岂和邓云客关于最后的寒假的所有美好期待很快胎死腹中。
就在寒假开始前一星期左右,好像是期末考试刚结束,第一组的四人同时被叫到了小高的办公室。进到屋里才发现,原来不止自己四人,隔壁班成绩突飞猛进的颜若居然也在。
但是不只有颜若,还有另外一个甚少留意的身影,除了文邓木宛四人和颜宛之外,同班的谢岚居然也在。文岂这才知道,谢岚居然不只是“宣传委员”,同时也是九五班前十中的一员。然后还有那孩。
小高告诉七人省里针对全省初三尖子生举办了一个竞赛,竞赛将在寒假期间举行,内容仅包括数语外三大主科,和物理化学两大理科。那次竞赛是为了提前选拔逻辑思维能力卓越的学生,对文科的历史政治不进行考察,最终在全省排名前五十的学生有资格进入省会一所省重点高中宏志班就读。同时免除高中三年学杂费。
因为小城市三中的声名远扬,主办部门分给每班最多五个学生的名额,要求只有一个,择优推荐,宁缺毋滥。
小高告诉六班的两人,这些消息本该是由其班主任大葛负责通知,但是因为六班有资格参赛的仅有两人,大葛懒得管事,所以一切竞赛事宜由他代为转达。而实际上,为了三中可持续输送高质量人才,学校对于参赛人员选拔还是挺严格的,虽说是每班最多五个人,但在年级里也几乎就只有文岂所在的九五班用完了名额。像是六班这种,最终只能挑出来两个各科都足够优秀尖子生的情况,其实更为常见。
省重点宏志班的条件还是挺丰厚的。只要挤入全省五十名,就可以进入省重点高中免费读书三年,涵盖学杂费及住宿费等全免,无论之后的中招成绩如何。并且据说学校还有校长实名推荐资格,对日后的高考也是大有裨益。最最令文岂心动的,还是最开始说过的考试范围,避开了他的文科弱势。
文岂心头暗喜,这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的竞赛。
竞赛绝对会很难,文岂有心理准备,毕竟奖励实在是过于丰厚。但是文岂不怕,因为考察的内容都是他最擅长和今后必须要学好的知识,只要能够不考察文科,文岂就有绝对的信心挤进省重点宏志班!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这次竞赛为自己中招之后留一条除了市一高之外的,最后的退路!
竞赛会在年后举行,正好给了大家最后训练的时间。
说是训练,其实也没有上课式的集中培训。因为能参加竞赛的学生都是三中的极优生,自学能力都不会比文岂差,各科老师只不过是把省内各地近些年中招最后压轴大题汇总成一套套卷子,分发给大家自己钻研。因为初三生大部分都是学校学区内的住户,所以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去学校请教老师。
数学英语不在话下,都是白给的文岂强势学科;物理化学对于彼时的文岂也已威胁较小,毕竟都是他喜欢的理科。唯一的问题在于语文。
省重点很重视语文成绩,尤其是古典文学和文言文常识之类的传统文学,而这些,恰恰是初三生极度欠缺的。好在小高给力,得知考察范围之后,就利用自己十数年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一天就总结出来百多条重点文学常识,并且自掏腰包打印出来,分发给两个班的参赛学生背记。
文岂很认真地把小高发的知识点背了一遍又一遍,他虽然不喜欢背书,但是也并不讨厌,只是不容易通过硬背就能死记而已。
文岂从小也是被爸妈以诗歌启蒙的,对于中华古典文化有着天生的喜爱,所以努力备战语文考试之余,理科卷子对他而言只需要做一遍业已足够。本以为独自一人勤勉也就够了,却忽略了一件事。
“文岂,我有好几道数学压轴题不会做,”电脑又传来了新消息提示音,文岂跑到爸妈房里点开对话框,居然是颜若:“这些大题好难,我连看了答案解析都搞不懂。明天上午你能出来老地方给我讲讲么?”
当然能,怎么会不能?
第二天上午,文岂早早来到学校斜对过的大型商场四楼美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