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张新宇活泛,立刻掏出一把分币和毛票,开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最后,兄弟两人以五毛钱的“高价”,收购到大概十五斤泥鳅,十斤黄鳝。

还别说他们黑,这些东西如果不五毛卖给他们,那些小孩顶多也就是起堆火胡乱一烧,勉强吃了。

相比自个儿烧制的黑炭状的泥鳅,黄鳝,冰棍儿简直棒极了!

张飞扬心中感叹,什么叫双赢?这TN的就叫做双赢!

“哥哥,以后我们有了泥鳅和黄鳝,还能卖给你们吗?”周小军代替所有小家伙问。

“都可以,我们如果没来,你们就先养着。总之,我们一定收。”

小家伙们欢呼雀跃,张飞扬挨个儿撸了一把头发。

周彤猜到张飞扬收这么多泥鳅不是为了自个儿吃,叮嘱他们回家后赶紧处理,多放盐才能存的更久。

从周家田里摘到十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又摘了三十斤黄瓜,张飞扬和张新宇打算回城。

两人为了进货,自行车后面左右都是挂了大筐的。

张飞扬把五个西瓜和所有黄瓜放在弟弟的车筐,又把装着泥鳅的塑料桶挂在他的车把上。

所有的鸡蛋,还有剩下的西瓜,则是放在自己的车筐。

“骑车小心,别把桶里的水都溅出去。”

他叮咛弟弟,周彤叮咛他:“你的车筐里我垫了稻草,但鸡蛋金贵,你骑车也得注意。”

“放心,我有谱儿。”张飞扬扎好车子,开始算账。

西瓜一斤四分钱,十个一百二十斤,一共四块八。

黄瓜一斤四分五厘,三十斤算一块二。

鸡蛋收了五十斤,每斤两分钱提成,一共一块钱。

两个塑料桶是借的周彤家的,约定下次过来要还,不算钱。

“所有的算下来,我一共给你七块。”

周彤毫不客气地把钱接过来:“你确定一周之内还来不?确定的话,我就先帮你收五十斤鸡蛋放家里。”

张飞扬点头:“来。”

来前儿想的是两天往返周家庄和四九城一次,这次收的东西比预想的要多,但一周内也肯定能卖掉。

带着满满的收获,兄弟两人骑着返回四九城。

来时候早上凉爽,再加上空车,相对轻松一些。

回程的路才走到一半儿,张新宇就唉声叹气叫苦连天。

“太累了,太重了,腿都酸了。”

看出他想罢工,张飞扬幽幽地道:“顺利把东西运回家,给你两毛运费。”

张新宇白眼儿翻出天际:“不是二哥,您当我是周小军那样的小孩儿呢?”

两毛钱,也就够一瓶北冰洋和一根冰棍儿的。

“我要一块!”他琢磨着这批货运回家,得挣不少钱,二哥不至于一块钱都不舍得。

“五毛。”

“九毛!”

“四毛五。”

“不是?你这怎么还带降价的?”张新宇傻眼儿了。

“四毛。”

“你……”

“三毛五!”

“别别别,四毛就四毛!!这咋还带降价的?张飞扬你不讲武德!”

张新宇怕再降下去就又回到两毛了,连忙叫停。

张飞扬倒也没有把他当驴使唤,找了棵大柳树,下车稍事休息,又拿出周彤给带的水壶喝水。

张新宇喝完水又开始嘴欠:“二哥,我发现你魅力无穷!”

张飞扬乜他一眼。

“你看啊,地图是尹晓白给牵线的。收个鸡蛋吧,又有周彤忙前忙后……”说着又开始郁闷了,“咱俩长的大差不差啊,为啥我就没有女人缘?”

张飞扬继续用眼白斜他:“你把你那头发剪了,再把喇叭裤,花衬衫换掉。

最重要的是,把你那蛤蟆镜给扔了,就有姑娘搭理你了。”

张新宇毫不相让地也翻了个白眼儿:“你个老帽儿,这叫时髦!!还有,这不是蛤蟆镜,这叫麦克式墨镜。”

“我管你卖什么?走了,再不走赶不上吃午饭了。”张飞扬起身,踹了还赖在地上的弟弟一脚。

本以为中途休息一次,弟弟总该能坚持到底。

没想到这厮倒是坚持到了家,但一进门就趴下了,非说上午累中暑,一动也动不了。

张奶奶心疼小孙子,拿着蒲扇给他扇个不停。

“奶奶,我活到十八岁了,就没有这么累过……今儿晚上我不能去火车站卖货了,我今儿累到了,且得歇着呢。”张新宇抱着老太太的腰开始撒娇。

张奶奶有三个孙子一个孙女,可最疼的还是张新宇。原因无他,纯粹是因为这厮爱撒娇,会诉苦。

这会儿听小孙子累成这样,老太太心疼的直拍他的后背。

一旁张一乐仨小孩儿见怪不怪,别看他们仨是这个家里最小的。

可最娇气最受宠,乃至最好吃懒做的,都是他们这位小叔。

张飞扬脱了上衣,光着膀子。

一边用大姐递过来的湿毛巾擦身子,一边让张新宇甭墨迹,赶紧擦一把身子,跟自己一起杀黄鳝和泥鳅,而后者只是装死不吱声。

“大飞,新宇确实太累了,你看着脸晒的,现在还红着呢……”张奶奶开始替心爱的小孙子找补。

张红梅站出来:“大飞,地图都写完了,我跟你一起弄吧。让新宇歇歇。”

下早班儿回来的刘秀英张嘴就骂:“新宇就是被你跟老太太惯坏的,挺大一个小伙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还总是偷懒。”

张红梅低头不吱声。

刘秀英朝着张新宇就是几记连环脚,但这厮打定主意要摆烂,如死狗一样任你打,就是不起身。

最后,刘秀英也无奈不已,表示自己也能帮忙杀黄鳝。

“老四算是废了,脸皮比故宫城墙还要厚一块砖。”她算看出来了,这小叔子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没事,让他休息。”张飞扬哼笑。

偷懒是吧?搬出老太太当救兵是吧?

那你就好好歇着,反正你小子能摆烂的日子也不多了。等两个月后,且有你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

一家人对付一口午饭,就全家齐上阵去中院杀泥鳅和黄鳝。

这动静太大,瞒着左邻右舍是不可能的。

不过政府已经发放个体工商户执照,这种小打小闹的生意不管大众是否还跟“投机倒把”挂钩,国家是不管的。

所以张飞扬也不管别人怎么想,只管带着全家开干。

张红梅的想法很简单,她已经离婚,只要能赚一口饭吃,不在乎别人怎么看。

刘秀英是光荣的工人阶级,昨天卖茶鸡蛋还藏着掖着,生怕别人知道。

但十几分钟赚到平时一周工资这件事,刷新了她的三观。

所以这个从六十年代末就进入纺织厂的女工,无比迅速地接受了新的事物。

张家三人在水池子前八只手血呼啦杀的起劲儿,引得住户们纷纷观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