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六个肉饼,张飞扬去严家取回借来的自行车,开始将两个大框绑在后车架上。
绑好后,又找来四大块油布,两块垫在自己的车上,两块垫在张新宇的车上。
张新宇打着饱嗝儿出门,好奇地看着他干:“二哥,你这是干嘛?”
张飞扬卖了个关子,告诉他一会儿就知道了。
所有一切准备妥当,兄弟二人骑着自行车,直奔城外。
骑到一半儿,张新宇发现不对劲:“二哥,走错路了吧?”
“没走错,带你去个地方。”
张新宇心说不知道二哥葫芦里又在卖什么药,但也听话地跟着。
兄弟二人绕路五公里,到达城郊一家小型酒厂,张飞扬停下车,带着弟弟走到厂子门口。
“大爷,忙着呢?”
“还成。你们是来……找人?”里头的门房眯着眼,将两人上下打量一番,最后将目光定格在身着奇装异服的张新宇身上。
张飞扬挪了一步,将弟弟挡住,笑眯眯地回答:“我们想找您。”
“找我?我不认识你们。”老头儿摇头.
“以前是不认识,不过咱们多见几次,不就认识了吗?”张飞扬从随手的解放包里,掏出两包蝴蝶泉香烟,从窗户递进去。
这烟是他早上在黑市跟肉一块儿买的,花了五块钱大洋。
早上大采购,除开这些,还买了菜籽油,辣椒,花椒等做买卖的原料。以及临时起意,给孩子们买了一些甜嘴的糕点。
烟是一开始就在采购名单的。
没错,他今天过来,的确是有预谋的。他要走耗子的路,让耗子无路可走!
老话儿不说了吗?要想对得起自个儿,就得时不时地对不起别人。
所以今天,他也只能对不起兄弟了。
不过张飞扬也不会一直对不起耗子,等他捞够第一桶金,就会把这个弄酒糟的渠道告诉他。
上辈子小耗子也是直到1984年底,才发现这条致富之路。
他只是往前推了一年,严格意义上来讲,不算是对不起耗子。
吧嗒两声响,香烟落在桌上。
老头立刻用手捂住,同时谨慎地看着他:“你这是干啥?”
张飞扬:“想求您一件事。”
“什么事儿?我只是个门房。”
“这事儿非门房不可。”
老头儿再次打量张飞扬,而后起身,打开大门旁边的小门:“进来说。”
张家两兄弟进门,张飞扬将自己想装一些酒糟出去卖的事情,告诉对方。
想要酒糟啊?老头儿放了心。
“我们厂占用的是大榆树村的地,酒糟一直免费给他们。”
这个公社人不多,酒糟供高于求,所以一年四季,厂里都堆积着不少酒糟。
老头儿看了看桌上的香烟:“按规定,这些酒糟是只能给内部人员或者大榆树的村民。”
张飞扬勾唇淡笑:“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只要您帮忙,以后每个月我给您送来两条蝴蝶泉香烟。”
蝴蝶泉香烟在黑市的价格是五元一条,如果有烟票,在供销社买一条只要三元。
根据上辈子从郭永浩那里得出的结论,张飞扬预计每个月至少拉两千斤酒糟,将香烟成本平摊进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年头国营工厂工人的权利,的确比后世大不少。
以两条香烟的价格搞定门房老秦之后,张飞扬和张新宇以秦大爷外甥的名义,跟厂里谈妥。
以后他们购买酒糟,就以两分钱一斤的价格,两人当天就装了四百斤酒糟,一共花费八块钱。
跟秦大爷挥手告别,张新宇又开始墨迹:“这酒糟太重了,二哥,您得给我加钱……”
之前谈好了的,从周家庄运一次货给他四毛,可那是单程!!
张飞扬也没继续忽悠他,毕竟拉着一百多斤酒糟下乡,也是卖力气的活儿。
“以后下一次乡,一个往返给你一块钱。”
一回就有一块钱!十回就是十块钱,一百回就是一百块!!
张新宇乐的直咧嘴,自行车蹬的像风火轮。
两人于上午十点到达周家庄附近,远远地,就看到墙上刷的崭新的标语-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只剩一个好,国家帮养老。
张飞扬看的一阵蛋疼,忍不住又加快了蹬脚蹬子的频率。
周家小麦已经抢收完毕,水稻也已经都栽好。
是以这一次,张飞扬进门,看到了周彤的父母。
朴实的两口子已经从女儿的口中得知她和张飞扬的合作,并且知道女儿上次拿了好几块。
两口子双方的家庭往上数八辈,个个都是文盲。
所有人西瓜大的字加起来也不识一箩筐,不懂什么政策不政策。
当初周彤一路考上初中,高中,已经不算祖坟冒青烟,那简直是两家祖坟同时着火,还是大火。
自打周彤考上公社初中,还是年级第一名,两口子就将其视为文曲星下凡。
文曲星女儿的话,也被奉为金科玉律。
因而看到女儿支持的张飞扬出现,立刻殷勤地将其迎进门,端来白糖水,和自家种的花生。
周彤则是告诉张飞扬,她已经联系了几家要卖鸡蛋的。
村里的小孩们这几天抓到的泥鳅和黄鳝也不再往外卖,而是都留在家里养着,等他们过来。
周小军抢答:“大家上次的钱都花完了,早就等着大飞哥你们过来,挣钱买小豆冰棍儿吃呢!”
“这样啊,那就麻烦我们周小军同志,帮着通知大家,把泥鳅,黄鳝拿来好不好?”张飞扬逗他,“不让你白干活,一会儿我多给你一只小豆冰棍儿钱。”
“好!”周小军自觉占了大便宜,扭头就往外跑。
周彤在后面扯着嗓子喊:“也去要卖鸡蛋的乡亲家里喊一声。”
“知道了!”远处,风中传来周小军的声音。
周彤回头,又问起张飞扬拉过来的酒糟,是打算卖吗?
张飞扬点头:“来的路上空车,我就想着弄点乡下需要的东西卖,只是不知道卖多少钱合适。”
周彤告诉张飞扬,农村养猪一般以喂泔水和猪草为主,但这两样长膘慢,所以大家每个月,确实会去榨油坊或者酒厂买一些酒糟,油饼卖。
除此之外,他们村因为种西瓜,也会消耗一部分酒糟和油饼。
“我听人说有些榨油厂会建在某个村的地皮上,那个村的人就能免费拉油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