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扬对金爷很是客气。
活了两辈子,他知道这种老派旗人最在乎的就是个面儿,只要你把面子给足了,凡事好商量。
虽说不一定能用的着对方,可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强。
况且他看得出,金爷在这一片儿应该确实吃得开,有个这样的抱团儿,他也能放心一些。
果然,
寥寥几句话,金爷对这个有礼貌的年轻人很是满意,拍拍胸脯:
“包在我身上。你甭看金爷我落魄了,可前门,大栅栏这一片儿,哪个不卖我金爷三分薄面?”
“诶!金爷,我们头一天开张,劳烦您拿拿味儿?”张飞扬示意姐姐做一份凉粉。
头一天上工,张飞扬一直守在小摊儿前盯着。
一方面是帮姐姐打下手,壮胆,一方面也是算一下这份买卖究竟如何,到底能不能做下去。
四九城的夏天天儿黑的晚,饶是已经下午六点,太阳依旧高高挂在半空。
中午的余温还在继续,水泥地面上升腾出燥热的空气,让人心情烦躁。
饥肠辘辘的旅客们走出出站口,开始寻找吃食。
这个时候,清凉解暑又爽口的凉皮,凉粉,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一碗凉皮配个茶叶蛋,条件差的也有不配茶叶蛋的。吃饱来碗大碗茶,再带上一份地图走。
基本上,每个客户在“张记小吃”的主顾,消费金额都在七毛到一块之间。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隔壁大碗茶一碗两分钱,斜对面卖西红柿打卤面的,一碗面小碗两毛六,大碗三毛。
“张记”一个食客的单价,是大碗茶的五十倍,打卤面的三倍。
头一天试营业,张红梅准备了五十份凉皮,五十份凉粉,大概一百来个茶叶蛋,地图倒是带得多。
晚上九点半收摊儿回到家,一家人清点账目,发现到手八十五。
所有货物中成本最高的是地图,每份进价两毛,其次是鸡蛋,进价每斤九毛三,每个合一毛二。
凉皮和凉粉成本最少,简直可以忽略。
张飞扬拿着算盘,十指翻飞,最后得出结论:“毛利至少四十。”
刘秀英眉飞色舞:“这可只有晚上,要是加上晌午,一天的利润不得八十块?”
张奶奶一拍大腿:“天爷啊,这也不比卖泥鳅和黄鳝挣得少啊!!”
“三八二十四,一个月又是两千四百块到账!”张新宇都要激动疯了。
这个月还有少量的泥鳅和黄鳝卖,两项加起来,能突破三千五大关!
张红梅满脸通红,激动地攥紧拳头。
张飞扬并无意给全家人泼冷水,但有些话该说还得说:“先别激动,账不是那么算的。
今天咱们能有这么高的利润,主要是客单价高。”
想了想,又解释了一句:“客单价就是同一个主顾来吃饭,在咱们家花的钱比在别家高。这都是茶叶蛋和地图的功劳,可是……”
说到这里,他暂停了一下:“咱们地图为啥卖的快,又比别人贵?”
张一乐举手:“是因为背面有公交线路!”那可都是他们兄弟三个握着铅笔头一个个字儿写出来的。
张飞扬点头:“对。但咱们能在地图背面写字儿,旁人也能。还有茶叶蛋,咱们也搭配着卖,别人也能捎带着卖。”
实际上,
早在他们一家在月台卖货时候,已经有人有样学样,跟着卖写有线路的地图。
“我估摸着要不了多久,前门楼下的小摊儿,就都会摆上地图。”
还有茶叶蛋,现在大家不卖是没想到能货带货,卖卤煮的只卖卤煮,卖打卤面的只卖打卤面。
可一旦看到张家的买卖,照葫芦画瓢总是会的。
“那咋办?”张新宇急了,“这不是挡害咱们吗?”
小伙子急啊,刚弄的买卖,要是做不了了咋整?虽说自己接下来有可能要当兵,但小伙子也急家人之所急啊。
家里的日子眼瞅着刚过的红火,几个侄子能吃上红果冰棒了,要是一棒子打回原形,那他这兵也当不安心。
张飞扬摇头:“地图上又没有刻你名字,咱能卖,他们也能卖。”
“所以说,咱们的买卖要想做的长久,还是要靠主营的凉皮和凉粉。”
诚然,火车站做的都是一锤子买卖,可这年头的旅客下一次馆子不容易,花钱吃饭,也要货比三家。
张家的摊位更干净,利索,凉皮凉粉的色泽更诱人,就能吸引来更多的人驻足。
“只要肯坐下吃饭,地图和茶叶蛋,他们大概率也不会跑别家买。”张飞扬看向大姐,“说到底,还是要靠大姐你的手艺留住客人。”
张红梅自觉肩上责任深重,深吸一口气,点点头:“我一定好好干。以后哪怕起早贪黑,也得把这一摊子支应起来。”
张飞扬看出大姐的紧张,一摆手:“大姐你也甭太紧张,这买卖虽说接下来会下滑,可一个月怎么也比上班儿强。
再说了,咱们的大头儿不在这里。”
不在这里?那在哪里?一家人好奇地看向张飞扬。
张飞扬拿起大搪瓷缸喝一口凉茶:“还记得我上一次说的,咱们接下来的两条道儿是什么吗?”
刘秀英快言快语:“红梅卖小吃,你要摆摊儿卖衣服。”
张飞扬一拍桌子:“对喽!大头在卖衣服上。
我对大姐这一摊子的要求不高,只要一个月能进账六百块,咱们就算赢。”
从七月份的两千多,到现在六百块,貌似收入断崖式下滑,可账又不是这么算的。
上个月两千多,那是集合全家男女老少全家八口之力。平均下来,每个人其实忙忙碌碌一个月,也就三百块。
“张记小吃”六百块的目标,则是张红梅一个人,顶多老太太再给搭把手的盈利。
张飞扬做“张记小吃”只是给大姐找个事情做,也不指望靠着这个发家致富。
大姐和弟弟的事情安排好,嫂子那头儿本来就不用他操心。
后顾之忧都没了,接下来腾出手,张飞扬决定要大干一场--去花都,倒腾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