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争自古以来从不缺少,汉文宗李晟时,牛李之争,为历朝之最,丞相牛德儒和大将军王李㫱各自结党相互辗压。最终两败俱伤,双双被汉文宗狱中赐酒而死,文臣武将受牵连多达千人,杀头的,流放的不计其数。文才尽失,将帅皆亡,强大汉朝在汉文宗之后渐渐衰弱,以至于三代之后被北方帝狨趁虚而入,灭了强汉。汉高祖李太白当年大败帝狨,站在帝狨山上,喊出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三百年后,却世道轮回,被帝狨灭了国。汉之后,一百多年间,天下征伐不断,外族入侵,军阀混战,百姓苦不堪言。大齐武帝横空出世,这个被诗界奇才辛去疾称作万里气吞如虎的萧寄奴,自称是汉高祖李太白起家十八将齐侯萧无敌的后代,他勇猛善战,谋略惊人,十数年南征北战,一统天下,建国号为齐。齐武帝吸取汉亡教训,和开国众臣杀白马立誓,结党乱国者共杀之。
朝堂上,以丞相展雨朔,太师杨赐,大将军新城侯驸马都尉何乐为,征南将军玉林龙,平南将军杨琦,安南将军杨众为首的世家,以太子结党为由,要求罢黜太子,尽诛与太子结党之人。丞相展雨朔更以高祖杀白马之事,跪地淘然大哭,言道,非所愿,实以高祖誓,不杀不足以告慰武帝在天之灵,不杀不足以为武帝子孙后代。威迫之意不言而喻。
宣仁帝萧权脸色暗沉发黑,尤其是展雨朔那句不杀不足以为武帝子孙后代,弦外之音就是如果不从,你这皇帝位也甭做了,萧权双手紧握龙椅把手,心中怒火迸发,不杀人不足以泄愤。李信轻轻拍了拍萧权肩头,缓缓道:心宽一寸,海纳百川。
萧权转头瞪了文信一眼,心道:都欺负到我儿子头上了,还要忍耐,我萧权这个皇帝做的也太窝囊了。可人家现在兵马在皇城外磨刀霍霍,不得不低头,不得不忍耐,萧权紧握的双手慢慢放松,深深吸了口气,然后站起身来,走下九层台阶,每下一层,脚步就重一分,待走下台阶,双腿犹如灌了铅一般,心口被一块大石头堵着,想走不得走,想张嘴却更想沉默。他就站在那里,双手虚抚,道:老丞相,你起来说话,你们这么多人,这么大阵仗,吓得朕差点尿裤子。皇帝的玩笑话没人敢笑,都知道皇帝这是在讽刺展雨朔才是结党之人。展雨朔老脸不变色,不起身,依旧跪拜道:请皇帝以武帝誓,诛杀乱党。
威逼,赤裸裸的威逼。宣仁帝萧权又深深吸口气道:丞相请起,太子结党非同小可,要查清楚,物证人证都在,朕才好下旨啊。
礼部侍郎梅之礼缓缓走前,从袖子拿出一张奏折,道:陛下,同党之人皆在臣的奏折中。
你们准备的到挺周全,今日是逼朕不得不杀人啊。萧权狠狠的瞪了梅之礼一眼,朝身边太监看了一眼,太监会意,连忙接过奏折,萧权打开一看,齐刷刷的官职名称,字正圆润,颇有大家风范。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御史大夫陈,虎卫统领,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侍中陈显之,太子侍卫李雪寒。
这位齐帝看到最后一个名字时,不由的心中一愣,李雪寒什么时候成了太子侍卫?这小子可是玉林龙大儿子玉箫的四徒弟,难道因为凉州城之事,玉家对他记恨在心,成了弃子?齐帝恍惚间,只听门外有人道:太子到。
皇太子萧郁身着杏黄九龙袍,缓缓走进大殿,身旁跟着陈显之和李雪寒。吏部侍郎梅之礼斥责陈李二人道:朝堂议事,闲杂人等速速退去。萧郁目瞪梅之礼,厉声道:吾家朝堂,干汝何事?太子气势汹汹,梅之礼瑟瑟而退。十六年前太子刚刚出生一个月,伏牛派前掌门一尘道人前来朝见先皇,见到还在襁褓中的萧郁,赞誉此子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可重振大齐江山。一尘道长相面之术名扬天下,仅仅一句,皇帝大悦,当场封为皇太孙,已定其位。萧郁少而灵鉴,长而神武,见贤敬之,遇谏纳之,隐隐有一代明君气象。萧权甚爱之,常言道:此儿胆气过朕,气量大朕,隐忍似朕,可以成大器也。
萧郁拱手道:父皇,儿臣听说有人威兵逼朝,特来护驾。说着虎视众朝臣,眼神慢慢落在展雨朔身上,故作惊慌道:丞相年迈,为何跪在朝堂之上,是何人逼迫丞相至此?陈显之何在,快快扶起老丞相。展雨朔甩开陈显之欲扶的手,道:太子目无法纪,结党营私,老臣特请皇帝罢太子,诛佞臣。
萧郁恍然道:哦,原来是老丞相威兵逼朝,我年少无知,不知如何结党如何营私?还请老丞相一一道来。太傅杨赐冷哼一声道:听说太子府数月来有朝中重臣昏时进,三更出,夜夜灯火通明,不知密谋何事?萧郁笑道:太傅如此关心我,我幸甚至哉。还是那句话,吾家家事,太傅虽为外戚,当自重,莫管闲事。杨赐气的白胡子直翘,道:陛下,你看太子如此狂妄自大,实在不当人君。杨琦杨众齐齐跪地,道:请皇帝罢黜太子,诛杀奸臣。殿外九万大军齐齐呼喊:请皇帝罢黜太子,诛杀奸臣。声势浩大,气焰冲天。萧权眯眼看向太子,心道:皇儿平日知进退,明得失,懂分寸,好谦恭。今日为何一反常态,咄咄逼人?见太子微微点头,用嘴角努了努李雪寒。萧权虽然一知半解,但他知太子一向聪慧,必有对策。他提高声音,道:平南将军,安南将军,两位稍安勿躁。太子跋扈,朕亲眼目睹,当择日罢黜太子之位,至于朝中结党之人……,他甩了甩手中奏折,接着道:玉四少爷单刀匹马斩杀渥台可汗铁木,救下城中数十万百姓,保我大齐西北之地不失,此功大焉,朕本要受他勇冠侯,不知这奏折中为何把他也列上了?丞相说以武帝誓,结党之人共诛之,玉四少爷刚立大功,便要诛杀,你们要朕做飞鸟尽良弓藏之事?此等昏君做派,朕不屑为之。
玉林龙本来就不同意挟兵威逼皇帝,在朝堂上一言不发,听到奏折中有李雪寒,不觉心中有气,狠狠瞪了展雨朔一眼,躬身出列,道:皇帝,可否让老臣一观?萧权双手递上道:老将军,请。玉林龙双手接过,一目十行,瞟见最末处赫然写着太子侍卫李雪寒。气不打一处来,猛的把奏折甩到吏部侍郎脸上,道:好你个梅之礼,我玉家孩儿被你写到奏折中去,何不在奏折中也写上我玉林龙的大名。梅之礼接连被太子,征南将军怒怼,吓得瑟瑟发抖,暗道:这奏折是你们四大家族联手写的,我只是负责递呈皇帝,关我何事。但却不敢明言,只是躲在一旁默不作声。玉林龙军人出身,向来披坚持锐,作战必先,年少时在千军万马中取敌首级如探囊取物。听说李雪寒勇闯敌营,千军万马中斩敌首级,颇是称赞。向来见面就臭骂玉箫败坏门风,不从军却做江湖客,为这事,破例夸赞了玉箫一番,说他独眼识英才,这个徒弟没白收,胆气足,够英雄。玉老将军发怒,一怒不可开交,他望着展雨朔,杨赐,狠狠道:丞相,太师,我玉家孩儿如何得罪你们,竟下此毒手。
展雨朔疑惑的看了看杨赐,心道:这老家伙难道不知道玉老头向来护犊子,你把他徒孙子写上奏折,这不是摸老虎屁股吗?老虎屁股摸得,玉老虎惹不得,没事找事啊!
杨赐心知不妙,玉林龙绰号玉老虎,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动手。少年时,就挨过他不少打,年老之后更加不敢惹他。奏折是他写的,但没有李雪寒之名啊,他看向两个儿子,杨琦杨众摇摇头,表示不知,两人对视一眼,隐晦的一笑,笑中带着得意之色。
展雨朔见杨赐连连摇头,心知此事有蹊跷,连忙道:林将军,大事在前,小枝末节就不要管了。
今日逼宫,四大家族与皇帝已经撕破脸皮,此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林老虎愤愤退到班位,依旧一肚子怒火,心道:伪君子,胆小鬼,等会下朝再和你俩理论,今日非揍的你们满地找牙不可。
宣仁帝萧权慢慢走回龙椅坐下,帝师文信矗立身后稳如泰山,竟是一言不发。萧权看着太子萧郁,道:皇儿可有话说?萧郁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忠义当如此。只是孩儿没有结党,数月来与大臣来往,只是在查一件事而已。宣仁帝本就有意让太子辩解,问道:所查何事?
萧郁跪地郑重道:儿臣恳请陛下为袁都督平反。此言一出整个太和殿静的掉针可闻。
袁都督何许人也?姓袁名宗火。先帝少年玩伴,能文能武,儒雅风趣,一代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