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婴儿开始匡扶汉室 第16章 历史真的变了?

作者:虫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21:33:54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改变个屁!”

“即便周不疑和他那个不知名姓的舅舅有心要加入季汉,但……他们当真能过得了携民渡江那一关吗?”

刘禅想到这里,心中诞生的那一点激动情绪也就消散不见了。

“周,周?”

不过在刘备等人的注视下,他觉得自己多少也要做一点事,于是便咯咯笑着道。

“我,阿禅。”

说着话,他向周不疑伸出了一只手,仿佛在打招呼。

其实刘禅如今在外面的名字,仍然还是阿斗,甚至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字号。

升之。

刘斗,刘升之。

没错,正是魏明帝专门下诏抹黑诸葛亮时所说的‘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内贪专擅之实,刘升之兄弟守空城而已’当中的刘升之。

不过这是在外面。

在家里的时候,刘备虽然也称刘禅阿斗,但喝醉了以后却会叫他阿禅。

因为这个称呼,刘禅没少怀疑过自家老子,甚至觉得他可能早有野心。

不然的话。

干儿子都叫刘封了,亲儿子又怎能叫刘禅?

封禅?这是一个臣子应该去想的吗?

你想干什么?

还说你没有野心?

直到刘禅进入公府,蹭了几节课以后,他才忽然发现,原来封禅也不是非皇帝不可的。

除了皇帝之外,其实还有一种人可以封禅。

齐桓公那样尊王攘夷的霸主。

虽然在历史上来说,齐桓公想封禅都被管仲给劝住了,最终没能成功封禅。

但那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华夏除了齐国之外,还有很多个国家。

最关键的是,在他们的上面,还有一个周室存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

除非齐桓公能扫平天下,真正的尊王攘夷,否则他就永远也不可能具备封禅的资格。

而刘备可就不一样了啊。

他如果真的能够再造汉室,少说也有两种封禅的资格。

第一种也就是扫平天下,最后称帝,把汉室再接上,这自然不用多说。

但与此同时,刘备也还有另外一种不违规,甚至天下人都要为之称赞的封禅方式。

这个办法就是,扫平天下以后不称帝,成为另外一个周公旦。

因为刘备姓刘,同样也是高祖后裔。

所以他如果真能做到这一切,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了天命在汉的有力佐证。

这种情况下,刘备当然也就有了封禅的资格。

甚至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就算他不想去封禅,也会有无数人催着他去。

毕竟三兴汉室,确实是一件恐怖滔天的功业。

即便不当皇帝,同样也可以封禅。

得知这一切之后,刘禅内心很是震撼,心说原来当代人早就已经知道了三兴汉室有多恐怖。

更是忍不住感慨,怪不得刘备最后虽然没有成功,后世也还有着卯金刀的谶言流传。

不过刘禅这份激动的心情,并没有保持太久,甚至很快就消散了。

因为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如果刘备不当皇帝的话,那他呢?

总不能老子当周公旦,儿子却要去当司马昭吧?

这是不是太可孝了?

他这个想法同样也没能维持多久,几乎是在想到携民渡江的同时,也就随风而逝了。

携民渡江都还没过去,能不能长大都还是一个未知数,想那么多干嘛?

除了给自己增加压力以外,屁用都没有。

“额……”

周不疑听到刘禅的回答,整个人都蒙圈了,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不然的话,眼前这个巴掌……咳,只有他胸膛大的小家伙,又怎么可能真的开口回答?

不对!

是他想的太多了,因为这小家伙压根就没有回答。

阿禅(shan)?

他明明是阿斗啊!

总不能还有其他的名字吧?这……应该不可能。

思索间,周不疑不由将目光看向了抱着刘禅的赵云,见对方脸色没有变化之后,缓缓松了口气。

“果然是我想的太多了。”

人啊,有时候就是要想的简单一点。

比如眼前这个壮汉,可能就完全没有去联想那么许多。

说不定对方在内心里第一时间就已经想明白了。

刘禅所发出来的声音,不过就是普通婴孩都会发出的一些不明意义的声音罢了。

偏他要去想那么许多。

周不疑缓缓摇了摇头,重新整理了思绪以后,转而笑着向刘备拱手道:

“玄德公之子,不过一岁,就已知礼数,实乃神童也。”

实话实说,他现在还真有些喜欢刘禅了。

不是因为这孩子如他所说的一样是个神童,而是因为对方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借口。

夸赞对方的借口。

同时也是一个不容易被揭穿的借口。

因为这玩意儿本来就主观性很强。

比如说,未来如果有人找到了周不疑,他完全可以说。

你说玄德公的公子没有礼貌?

那是对你!

面对我的时候,玄德公的公子可是招手了的。

为什么?还不是你自己不受孩子喜欢?

好好反思去吧!

周不疑并没有注意到,刘备的眼神有过一瞬间的闪烁,虽然很快恢复如初,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听到刘禅自称‘阿禅’的时候,内心到底有多么的复杂。

这孩子,可能真的有点不一般啊。

想到醉酒时的一些话,刘备心中喃喃了一句。

“文直过誉了。”

不过他很快就岔开了话题,转而拉着刘先道:“此番曹军到来,多亏先生提醒,不然大军压境之日……”

“备必身陷死地!”

“不敢,不敢。”

刘先再度推拒。

“先生快请入席。”刘备倒也没再说,只是引着对方入了席。

“这就是真正的英雄吗?”

周不疑远远看着二人的背影,忍不住喃喃自语起来。

凭心而论,他自己若是在得知曹军已经南下,甚至近在咫尺之后,恐怕不会这般平静。

可刘备却是那么的淡然,一点也不着急,甚至都没有往襄阳派遣质问的使者。

这一切的一切,都绝非寻常人能做到。

“他这么淡定,除了自身足够自信以外,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只是我不太愿意相信罢了。”

周不疑缓缓转头,目光扫过正在激烈讨论的诸葛亮、徐庶、张存、马良等人,最后又回到了刘备的身上。

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他却隐隐已经感觉到了。

刘备之所以那么淡定,完全是因为信任。

甚至可以说是极其的信任诸葛亮等人,也相信他们一定能给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而这,也正是周不疑内心深处所不愿意相信的。

因为他下意识觉得,这样的大事不应该只交给诸葛亮等人。

哪怕他们能力再强,也不行。

可刘备偏偏这么做了。

还那么的理所应当,仿佛一切本该如此。

“我敲!”

“历史真的变了?”

听了一点刘备、刘先对话内容之后就陷入震惊的刘禅,此时终于回过了神。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