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听闻此言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遇些挫折就哭哭啼啼,怎么能够成就大事!”
曹操继续开口道:“如果众位都没有计策?那么曹某有一计策,不知诸位愿意听否?”
王允连忙道:“还请孟德速速道来!”
曹操开口道:“如今董贼势大,我等又无兵马。为今之计,应该直接刺杀董卓,群龙无首,收缴西凉兵士。”
这时候有人开口道:“董卓自身有武力,又有侍卫在旁如何刺杀成功?”
曹操道:“董卓现在夜夜笙歌,早已经没有以前的武力了。至于侍卫,派一亲近之人直接刺杀即可。”
又有人问道:“何人可以担次大任?”
曹操没有回答,而是一一扫过宴会众人,曹操目光所看去,全是低着脑袋着,只有荀攸一人敢于曹操对视。
曹操看着满堂宾客,冷哼:“曹某愿意前往刺杀董卓。”
满堂宾客皆大吃一惊,有一两位连忙起身向王允开口道:“司徒大人,在下身体不适,还请先行告辞。”说完起身离开宴席,甚至有人走得冲忙,腿脚撞到座脚,也不顾疼痛,小跑离开。
司徒王允看着离开的几人,面色阴沉,起身对着曹操一拱手道:“老朽在此,多谢曹公的忠义。”
曹操连忙开口问:“我听说司徒家中有一把七星宝刀,曹某可否借来,找机会献宝刀刺杀董卓。”
王允道:“区区一把兵器而已,又何不可。”王允连忙叫人,把兵器取了过来。
曹操连忙起身拱手,道谢:“曹某谢过司徒的准许。”
王允也连忙起身回礼,道:“都是为了匡扶汉室。”
这一天曹操腰间佩戴着宝刀,来到董卓的相府,问道:“董丞相在家吗?”
因为曹操平常里老去董卓的相府,采集位置,又善于拍马屁,董卓对曹操的影响还是不错的,所有董卓府上的下人也放松了防备,连忙开口道:“就在后面的院子里。”
曹操径直走进去,见董卓坐于床案边,吕布也侍立在一旁。
董卓看到曹操走来,开口道:“孟德啊,你怎么这个时候来看我,也不早点来?”
曹操解释道:“我那匹马太瘦,走得慢,所有来晚了些。”
董卓回过头对吕布说:“奉先,我西苑有一些西凉来的好马,你去亲自挑选一匹好马给孟德。”
吕布连忙拱手离去。
曹操看着这个机会,心中暗道:“可惜,现在还不能杀董卓。董卓还得继续挖断汉室这棵大树的根。”
曹操连忙把宝刀从腰间取下,董卓满眼警惕看着曹操,曹操开口道:“董相国,送曹某马匹,曹某没有其他物品可以回礼。只有这把宝刀尚可,今天就献于董相。”曹操把宝刀放于地上,连忙后退几步。
董卓防备的走了过来,拿起宝刀看了看,刀长一尺多一点,有七颗宝石镶嵌,弄了根发丝放于刀锋处,吹口气,发丝断成两节。
这时吕布回来了,董卓领着曹操来到马匹旁边。
曹操连忙道谢:“果然是匹好马!我骑上试试看。”
董卓听到后,连忙安排下人取来马鞭和马鞍。曹操牵着马出了相府,翻身而上,快马加鞭向东南门疾驰而去。
这时董卓看着曹操骑上马匹离去有一会了,小声嘀咕:“这么还没有回来呢?”
旁边吕布道:“可能见马匹太好,忍不住想要多骑上几圈。”
董卓想了会,感觉也是有可能,也就站在原地等了会,却还是没有看到曹操身影,也没听到马匹叫声。连忙意识到,曹操可能已经跑了,而他也不是来献刀的,
董卓连忙对着吕布说道:“奉先,你现在立刻带人去把曹操抓回来。”
可是吕布到达曹操府上的时候,曹操已经人去楼空了。吕布连忙向董卓汇报:“曹操府上已经没有人了,曹操也没有回到府邸。”
董卓大骂道:“曹操小儿,我好心拉拢你,你却想刺杀某。”连忙派人发布告示,抓逋曹操,赏千金。
曹操一路骑马逃跑,一路伪装,在逃跑到中牟县,被中牟县令抓个正着。
这个县令叫陈宫,陈宫问道:“你为什么要刺杀董丞相?”
“董贼,弑杀少帝,废长立幼,祸乱朝纲,淫乱后宫,杀夫抢妻,使得司隶京城地区民不聊生,人人得而诛之。”
陈宫听见这话,连忙开口道:“好志气!陈宫字公台,愿意追随明公。”
曹操问道:“你不拿我去领赏金?不当中牟县县令呢?”
陈宫笑道:“董贼人人得而诛之,我又怎会为了区区千金,而用义士性命去换。至于区区县令,何足挂齿。”
曹操很想问:“你有一千金吗?”
曹操连忙开口道:“我现在要回豫州谯县,召集兵马,发布讨伐召书。你也愿意跟去吗?”
陈宫接话:“愿意前往。”
陈宫连忙派人拿些吃食过来,陈宫把官印放在县衙,跟着曹操逃命而去。
……
曹操带着陈宫一路逃回至陈留,曹操见到曹嵩道:“如今天子危难之中,我打算散尽家财,招募义兵。”
曹嵩开口道:“家里这些钱财恐怕难以成事,陈留有一富商卫弘,颇有家资,平时也散财帮助他人,仗义疏财,若有他相助,大事可成。”
曹操连忙派人发送登门拜访的拜帖,曹操到达卫弘府上做客,卫弘大摆宴席,曹操酒过三旬后,告诉卫弘自己的来意:“今汉室主弱,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恨之咬牙切齿。操欲匡扶汉室,只是家资浅薄,恨心有余而力不足。闻听公乃忠义之士,特来求助。”
卫弘道:“吾也有此心久已,恨未遇到英雄人士。既孟德有此大志,吾愿将家资相助。”
曹操大喜,连忙道:“多谢卫公大义!”曹操连忙在本地召集人马,让夏侯惇操练兵马,至于自己以前让夏侯惇操练的一万人马,曹操只拿出5千人马,其余5千人留守陈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