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主,我,我......”
王大年被江白的一番话给整emo了。
他现在脑子有点乱。
江白说的那些,他确实没有想过。
就算想过也不敢往深处想。
他怕。
因为他的祖先是大明的官吏,和大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耳濡目染下,他的大脑让其很难去接受江白的新思想。
这也不能怪他。
尽管江字营隔三差五做思想汇报,开诉苦大会。
可毕竟他们的根还是大明朝。
大明还未亡!
不然的话,为何到了乾隆年间,还有人想搞反清复明那一套呢?
若是康熙年间还能理解。
中间可是夹着雍正。
看着王大年眉头紧锁的样子。
江白也不逼他。
只要他一直心在江字营,忠诚于他就行。
以后,有条件了,带着他去南方接受新的事物后。
相信,这些都会改变的。
言传身教,不如行万里路。
经历多了,思想就会萌芽。
“想不通就先不去想,以后有的是时间,我们来日方长!”
江白点了点案桌上的一张计划表,
“大年,我们可以先不和李自成的农民军发生冲突,但他们的人马我们也得要!”
“给我们在陕西那边的暗线传令,动员周边力量,加紧收拢流民,战马、药材等物资。”
“那里将是我们吸纳人口,物资和溃散边军的最佳前哨。”
“属下明白!”
王大年整理下心情,立刻投入到工作中。
“至于张献忠。”
江白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此人狡诈如狐,行踪难定,但他下一个目标,必是蜀地!”
“为何?”刘大锤忍不住上前问道。
“原因有三。”
“其一,湖广两地虽有余粮,但大明在此地屯有兵力。
左良玉这个人虽然跋扈,但他率领的军队战力尚存。
张献忠不想和他这边长期耗下去。
其二,蜀地乃是天府之国,物产丰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正合他割据一方之心。
别看张献忠是个大老粗。
这家伙肯定是研读过三国志的。
他现在想学当年的刘备要到蜀地称王称霸!
其三,他流窜多年,急需一块稳固的地盘,蜀地,是他的不二之选。”
“可惜,他不是刘玄德,更不是诸葛孔明,到了那里就是他未来的坟墓。”
“对于他那边,我们只需要定期监控就行,重心还是得放李自成这边。”
安排完后期的作战大方向后。
江白屏退了众将,只留下王大年。
“天津启明星造船厂进度如何了?”
江白坐下后,揉了揉太阳穴问道,
“回营主,按照您给的图样,第一艘炮船已经成功下水了。”
江白点点头,
“行,你先回去吧!”
江白深知,在未来,江字营争夺的焦点在北方陆地。
他无力也无须打造一支能与郑芝龙或西洋人正面抗衡的庞大舰队。
但他的势力要发展,绝不能没有海上的眼睛。
有着船只,他也可以从海面北上,发起对清军的进攻。
当年,毛文龙在皮岛上经营多年。
若不是袁崇焕看对方不爽,先斩后奏。
以毛文龙的能力,其手下不会投大清。
而大明在辽东的战线能够有一条海路可以作为退路。
进可攻,退可守。
要知道,大清主力都是骑兵。
一直到努尔哈赤死了,也没有发展海军。
关于大明朝(1368-1644年)的造船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可以明确地说:
在15世纪前期,尤其是郑和下西洋时期。
明朝的造船技术无疑处于世界顶尖水平。
舰船规模,工艺和船队规模均堪称全球第一。
可,
重点来了!
没错!海禁。
大明海禁并不是全面锁国。
像后期大清的就是闭关锁国,只保留广州等几个沿海城市贸易。
郑和船队曾远航至东非,跨越印度洋,展现了成熟的远洋航行能力。
而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始于15世纪末,比郑和晚了近百年。
15世纪初的欧洲仍以小型柯克船,卡拉克船为主,技术落后于明朝。
但15世纪末后,葡萄牙,西班牙在造船与航海技术上快速进步。
日本,朝鲜的造船技术均受明朝影响,未形成超越。
1433年后,明朝停止远洋航行,实施海禁,官方造船重点转向内河与近海防御(如福船、广船)。
大型远洋船只的建造技术逐渐失传。
要知道1433年,在位的明朝皇帝是明宣宗朱瞻基。
没想到吧!
这位主,可是能称之为小六边形的战士。
李二是大六边形战士。
派郑和进行最后一次下西洋的皇帝,就是明宣宗朱瞻基。
1400-1450年,明朝造船技术世界第一,代表当时人类航海文明的顶峰。
1500年后,欧洲实现反超,明朝技术停滞,逐渐退出全球航海竞争。
16世纪末,明朝部分技术,如水密隔舱,仍被欧洲学习。
但整体已落后于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皇家海军等西方力量。
此时,房间内只有江白一人。
他接下来准备和钱大富进行线上联系。
【图书管理员:钱胖子,我这边需要你的帮助。
不惜重金,招募一批可靠的造船匠,有经验的航海手,秘密送往天津启明星造船厂。
此外,你那边开始与郑家接触,不要以我的名义。
就以钱氏商行的身份。
初期,只做生意,用优质的生铁,药材,皮货,交换他们的南洋香料,硫磺和造船用的巨木。
重点是,摸清郑芝龙对北方的态度。
还有那些西洋人,葡萄牙,荷兰的商人,也可以接触。
他们对大明北方的毛皮,药材同样渴望。
我们可以做生意,甚至可以允许他们的传教士在我们的控制区内活动,但有两个底线。
第一,绝不能贩卖人口。
第二,绝不能涉及火器技术。
我们要的是他们的白银,他们的部分科学知识,以及有价值的信息。
记住,我们是合作者,但绝不能成为他们的附庸。】
为了让钱大富能够看到信息,江白每隔几分钟发一遍刚才的内容。
【钱多多:收到老大,放心,我已经着手开始了,你说的那些有些已经取得成绩了,后面我整理好,会给你过目!】
收到钱大富的消息后,江白放下茶杯,走出了屋子。
他看着北方,那里似乎是关外的方向。
“快了,就快了!皇太极死了,他的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为帝。”
江白喃喃自语,
“顺治啊,顺治,大清的江山就从你开始结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