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外不远的地方,几棵大榕树下,支着几个简陋的茶摊,供过往行人和轮休的工匠歇脚喝水。
这几日,茶摊的生意似乎格外好。
一个穿着半新绸衫、商人打扮的中年人,端着一碗粗茶,看似随意地坐在几个刚下工、正在喝茶休息的邻村新工匠旁边。
“几位小哥辛苦啊,”商人笑眯眯地搭话,“看你们这气色,琼林商会的伙食和工钱,想必相当不错吧?”
一个新工匠抹了把汗,憨厚地笑了笑:“是啊,东家厚道,管饱,工钱也给得足。”
“那就好,那就好。”商人附和着,话锋看似不经意地一转,“哎,说来也怪,我走南闯北也算见过些世面,可像贵坊东北角那片地方,那织布的声音,啧啧,听着怎么跟别处大不一样?又快又急,跟下雨点子似的?莫非贵坊得了什么了不得的新织机?”
他这话一出口,同桌另外两个新工匠立刻警觉起来,互相看了一眼。
其中一个年纪稍大的工匠放下茶碗,板着脸说:“这位客商,坊里的事情,我们做工的哪里清楚?只知道东家规矩严,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更不能说!”
“对对对!”旁边年轻的工匠也连忙点头,眼神悄悄瞟向快织区方向,那里隐约能看到护院巡视的身影,“那地方有护院大哥守着,我们也进不去。客商您喝茶,喝茶!”说完,便低下头,不再吭声。
商人碰了个软钉子,脸上笑容不变,眼神却不易察觉地闪过一丝阴冷。他打着哈哈:“哎呀,我就是随口一问,随口一问,别介意,别介意。”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眼角的余光却依旧死死盯着快织区那堵矮墙。
不远处,一个坐在树下看似闭目养神的商会护院族人,耳朵微微动了动,缓缓睁开眼睛,锐利的目光扫过茶摊,在那商人身上停留了片刻,又若无其事地移开。
十月的最后一天,沙贝村纺织坊的成品仓库里,巨大的仓库被临时清理得干干净净。一排排新打制的结实木架上,整整齐齐、分门别类地码放着如雪如云的布匹。
陈善长、何伯、林婶,以及几位负责清点的管事,站在仓库中央,环视着这堆积如山的成果。
负责清点的老账房,大声报着数目:“甲等素雪布!用料最讲究,全部由快织区飞梭机织成!纹路细密紧实,颜色均匀洁白!一共一百五十匹!”
众人的目光落在那堆码得最高、布匹最为光洁耀眼的区域,纷纷点头。
“乙等素雪布!由快织区飞梭机和部分手艺顶尖的传统织机织出!质量好,价格实在!一共三百匹!”
这堆布匹数量最多。
“丙等素雪布!由传统手织机织成,一共五百匹!”
“丁等素雪布!是用边角料织成或学徒练手的布,价格最低廉,一千零五十匹!”
老账房深吸一口气,用尽力气喊道:“琼林商会沙贝纺织坊,崇祯二年十月,成布总计两千匹!整!”
“两千匹!”
……
崇祯二年十二月。
启明斋书房里,长案上铺开了各色“素雪布”,从甲等到丁等,层次分明。
陈善长安静地站在一旁,看着老爷陈子壮对着布匹沉思。
过了一会儿,陈子壮开口:“善长,布料终究只是原料。就算织得再好,一旦送到裁衣铺、成衣匠手里,就和我们琼林没关系了。利润,大半也被别人赚走。”
他转过身来,继续说:“如果我们直接用这素雪布做成成衣,以‘琼林’为名,直接卖给穿用的人,你觉得怎么样?”
陈善长愣了一下,随即眼中一亮:“老爷的意思是,我们自己做成衣来卖?这倒是一条新路,省了中间商,牌子也能打得更响。”
“说得对。”陈子壮点头,“我们先试试水,步子不用迈太大。就专做样式简洁、裁剪合身的男女常服,还有贴身穿的中衣。用料主要选甲等和乙等的素雪布。关键要突出我们‘琼林素雪’四个字的精髓,干净、挺括、结实耐穿。”
他走到书案后坐下,铺开一张白纸,拿起炭笔,“你去城里寻访手艺好、靠得住的裁缝老师傅,不惜重金请来。再找一处干净雅致、位置合适的铺面,挂上‘琼林衣坊’的招牌,交给销售与贸易分会的陈顺去经营。”
他一边说,一边用炭笔在纸上飞快勾画。
他边画边解释:“常服贵在合身实用,中衣则要贴身舒服、耐洗耐穿。领口、袖口、下摆这些容易磨到的地方,针脚一定要格外细密牢固。衣服的版型要正,穿在身上得有筋骨,这样才能显出‘挺’的感觉。”
纸上的图样,是陈子壮结合了自己前世的见识和明代服饰的特点,琢磨出来的“新样式”。他一直觉得明代的衣服设计得不错,但如果能融入一些现代服装的理念,肯定会更好。
陈善长凑近细看,虽然觉得这些图样和眼下流行的款式有点不同,但那份简洁利落中透出的实用与质感,却让他心里一亮:“老爷高见!这衣裳看着就精神,我这就去办!”
图纸很快送到了沙贝村的纺织坊,何伯和林婶亲自监督,挑选布料,由几位手艺最好的老裁缝带着徒弟按图打样。
样品送回启明斋,陈子壮又对领口的弧度、袖子的长短、盘扣的位置等细节提出了几处修改意见。
反复改了三次之后,最终定下了男式的直裰、圆领袍、中衣,女式的立领对襟短袄、褶裙,以及男女都可以穿的中衣,一共六款基础样式。
“就是它们了。”陈子壮拍板,“等衣坊准备妥当,就立刻批量制作,上架售卖!”
……
南海县西关,一条闹中取静的街巷转角处,新挂起了一块乌木匾额,上面写着四个清秀的楷字:“琼林衣坊”。
铺面不大,但窗明几净,门面装饰素雅,一扫寻常店铺的喧闹浮华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