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爷只想清静 第48章 测字算命

作者:久违的大晴天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11-10 20:50:26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张静清起身走出道观,信步走入石径,又穿过观前的小树林,来到了河边。

沿着河岸走了没一会儿,便来到了北邙县城门口。

想到先前来烧香的儒生说,自己又上告示了,他便抬眼往城门口的告示栏看了一眼,发现昨日的榜文旁,又多了一张新的榜文。

上面以楷书写着:

——再告北邙山县民众书!昨日,城外官道有流窜之悍匪作乱,劫掠通驿马车。幸得我县祭酒张静清道长途经此地,察觉异样,慨然出手!张祭酒道法精深,神通广大,于弹指间便将匪徒尽数诛灭,护佑了一方平安!凡我县民众,皆可安心前往清净观敬香祈福……

“这个县令,还真是一个……稀罕物!”

张静清腹诽一句,走进城门。

他没有急着去找那少年,而是先在城里闲逛起来,路过一家包子店,买了几个热腾腾的包子吃起来。

他想起先前少年说,在菜市口见到了写他剿匪之事的榜文,便来到了菜市口。

这里人来人往,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

他顾盼一瞧,便看到菜市口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支着一个小小的卦摊,一张破旧的桌子,两张长条凳,桌上上面摆着龟甲、铜钱和几卷泛黄的签文。

少年端坐在小摊后面,也不吆喝,就那么直勾勾的打量着过往的行人。

“原来是重操旧业了。”张静清的脸上流露出一丝笑意。

他也不打扰,就隔得远远的看着。

这时,有几个穿着儒衫的书生路过少年的摊位。

书生们打量着四周,他们并没有算命的意思,但与少年对视一眼后,竟不自觉地停下了脚步。

倒不是少年给他们施展了什么迷术。

而是他们觉得这少年的目光有些太亮了,这么有神的眼睛真是少见。

其中一个年长的儒生走过来好奇地问道:

“小先生!你这摊子,都有些什么业务啊?”

少年不卑不亢的回答道:“看面相,看手相,可解签,可测字!”

几个儒生对看相解签什么的都不感兴趣,但一听少年还会测字,顿时来了兴趣。

这年头识字的人本就不多,一个看起来很落魄的小算命子,竟然敢说自己会测字?

“测字可是一件很有学问的事啊。”年长儒生带着几分考较的意味说道:“那就请小先生给我们测个字看看。”

“你们写,我来测。测的准,你们随缘给钱;测的不准,我分文不取。”少年说道。

“既然是测字,那笔墨纸砚何在?”儒生问。

这些玩意儿,少年怎么会有?

现在识字率并不高,虽然他开展了测字这个业务,但这只是噱头而已,还真没什么人来找他测,他自然也就没有准备。

不过,这难不倒少年,他伸出手掌,道:

“写我掌心就好。”

几个儒生一听,更是觉得有趣,这写在手心上的字,可比写在纸张上的字难猜多了。

年长儒生想了想,以指作笔,在少年的手心写了一个“道”字。

“小先生,你从这个字,能看出什么来?”

少年眯着眼思考了一会儿,道:“你写的是‘道’字吧。”

“没错!”年长儒生点头。

少年说道:“这个‘道’字嘛,你要拆开来看,它就是‘走’和‘首’。什么是首?就是脑袋,什么是走?就是走路。如果连起来看,就是告诉你,要用脑袋走路。”

“用脑袋走路?”

几个儒生闻言,全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我说,小先生,这就是你的测字啊,这不对吧,人走路都用脚,用脑袋怎么走?倒立着走?如果你就这水平的话,怕是赚不到钱啊。”儒生说道。

“慌什么,我还没说完呢。”

少年一本正经,解释道:“谁说走路就只用脚的?你们去赶考,去访友,去游山玩水,难道心里就没有个方向,没有个目的地?”

“这个方向和目的地,不就是用脑袋想出来的吗?”

“所以说,这天下的一切都是有‘道’的,人有人的道,车有车的道。要想走得远,走得稳,就得先用脑袋把这‘道’给想明白了。不然,就是无头苍蝇,瞎走一气,迟早要撞墙的。”

“所以,这位先生,这个字就是要告诉你,以后做什么事,都需要三思而后行,不可莽撞,要找到自己的道。”

这番话,说得几个儒生脸上的笑意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思索。

他们本以为这少年只是个信口开河的江湖骗子,却不想他这番“歪理”,竟也暗合了几分圣贤书里的道理。

“受教了!”

年长的儒生点了点头,从腰间的钱袋子里取出来几枚铜板,放到了少年的桌子上。

“我也来测一个字!”

另一个儒生走过来,在少年的手心写下了一个“德”字。

“小先生,从这个字,你能看出什么来?”他问。

少年思忖了片刻,说道:“这是个德字,德字是左边双人旁,右边有一心。意思是嘛……两个人,得一条心,就是德。如果貌合神离,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那便是‘缺德’了。”

“所以嘛……”

少年对面前的儒生说道:“这位先生,您以后做事,要和周围人搞好一条心,那么做事就会很顺利。”

这番解说,更是让几个儒生刮目相看。

又一个儒生上前,在少年的掌心写下来一个“善”字,道:

“这个字怎么说?”

少年脑中闪过善字的结构,并将其一一解构,然后说道:

“你写的是‘善’字,善在个字,上面是一个羊,下面是一张口,羊这种生物,性格温顺不争,再加上口的话,就是说,以后先生你要是遇到事,切莫去争论一时的口舌之利。”

“不去和争论,逞一时口舌之快……”那个儒生嘴里喃喃着这句话。

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读书人,他们最喜欢的就是谈古论今,还喜欢说教。

所以难免会有些争论,面红耳赤都是常事,也因此得罪了不少的人,如果他真能像少年说的那样,与人为善,不去逞口舌之利,人生肯定会顺利很多。

几个儒生都测了一遍,都觉得对方说的很有道理,也都留下来几枚铜板。

刚才的测字,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的,少年的表现很多人都看在眼里,这一下就好像打开了广告一样,陆陆续续的有人过来找少年测字。

而一些不会写字的人,或是找少年看相,或是抽签解签。

总之,少年的生意还不错,没一会儿就赚了几十文钱文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