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从创办地方小报开始 第22章 一万五千份!

作者:爱要长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21:28:49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出了县人民医院大门,贺卫国回头看了一眼住院楼方向,心情略显复杂。

钱馆长这人,他一共就见过两次。

除了被调到县文化馆时在馆里见过一次外,这是第二次。

在他的印象当中,这位钱馆长不是在住院,就是在住院的路上。

以至于他对这位“正馆长”的印象实在不佳。

可今日,他却对其大为改观。

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头”。

就拿编辑部“财政核算”问题来说吧!

没等他主动开口,对方就帮他顺利解决了问题。

由他担保,编辑部的“稿费”,将分开核算,但《沅水》所得净利润,除去必要经费外,必须全部上缴县财政。

这等于是一场“交易”。

编辑部拥有了部分自主权,但同时,文化馆也被收回了一部分“财权”。

而压力却落到了这位钱馆长身上。

咋一看上去,似乎是钱馆长吃了亏,但实际上,谁也没吃亏。

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位钱馆长也快要退了。

他一旦退休,这决议是否还能管用,谁也不知,但他却赢得了“身后名”。

而上边也会考虑,既然已成事实,那便继续实行这等政策。

毕竟《沅水》是“政绩”,谁也不会把这摊子给砸了,一拍两散。

至于稿费独立核算,那都不是事,不过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何况,上边还有相应政策,有文件支持,那就有理由实行。

…………

搞定这事后,贺卫国不由松了口气。

他在回到县文化馆后,即刻把赵国强三人召集到了一块。

“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大家往后除了每月工资外,还将拥有稿费!具体发放标准,我会制定一个细则交由馆里审核,待通过后,稿费便将独立发放给大家!”

贺卫国这话一经说出口,阮家驹倒是没有太过兴奋,但他却也笑了笑,显然是赞同的。

而赵国庆与赵国强二人,自然就更不用说了,两人高兴的差点跳起来。

稿费!

这可是稿费呀!

他们长这么大,还从未拿过稿费!

“主编……!咱们真的会有稿费吗?可是……我们不过是整理了一下摘录的内容而已,这也能算稿费?”赵国强虽然很开心,但他比赵国庆稍稍冷静一些,他想了想,向贺卫国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当然可以算,你们虽然不能署名原创作品,但整理内容,本身也是创作的一个过程,同样也可有稿费,不过……”

“你们也别抱太大期望……如果只是整理摘录,稿费最多不会超过一块钱!”

“而且每个月,拿稿费的次数不能超过三次!”

贺卫国当然不是随意定的规章制度,他其实是根据1980年国家出台的“稿酬”相关规定,制定的一个细则。

这样一来,对上边有了交代,他也无需担责。

而他自己,自然也有好处。

至少,属于他的那一部分稿费,能拿得名正言顺了。

当然,该走的形式还是要走的。

按照相关流程,即使是他创作的作品,也必须要经过审阅。

但编辑部目前一共就四人,两名编辑,一名主编,一名副主编。

所以只能一切从简了。

实在不行,就让阮家驹这位副主编进行审阅。

…………

几天后,风和日丽,阳光明媚。

《沅水》第二期顺利发行!

小报一经发售,各报刊亭很快就销售一空了。

下午,印刷厂又紧急加印了五千份,但仅仅第二天,印刷厂又不得不加印第三批五千份。

没错!

有了第一期试水,《沅水》第二期,早已积累了一定的名声。

这不,短短两天内,就售出了惊人的一万五千份。

而这还不包括各单位向邮电局订购的“月订”与“年定”数量。

若是算是那些,第三期《沅水》,两万份,将不再是奢望。

这次,除了各单位碍于“政治任务”不得不订购外,更重要的还是《知识海洋》这个栏目,吸引了大量的“新用户”。

毕竟这可是英语讲解。

相比贺卫国的“半吊子”英语,冒庆才显然要专业许多。

再加上贺卫国对讲解内容的精心编排与整理,整个栏目已然成了这份地方小报的一个标杆。

不少人都将其当成了课外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

尤其是中学生与英语老师,更是将其作为“至高宝典”,爱不释手。

而下边各公社的中学校领导,更是拿出一笔专门的经费,用于向邮电局下了“年订”。

甚至周边的几个县,也听说了有这样一份可学习“英语知识”的报刊,纷纷跑来购买。

可以说,《沅水》这份地方小报,彻底在周边火了起来。

而且,随着大家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贺卫国所创作的《少年包青天——巧断争子案》,也逐渐被众人所熟知。

其实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这个“包青天故事”只是“旧瓶装新酒”,并未将其放在心上。

但报纸买都买了,自然得看完不是。

于是,大家看着看着,突然发现,嗨!这似乎……是一个全新的“破案”故事,而非“审案”。

贺卫国不仅用了全新的“柯南侦探”手法,还将“争子案”的整个过程,描写的跌宕起伏。

甚至,他还开创性的将公孙策设定成了一位与少年包拯惺惺相惜,却又相互竞争的傲气仕子。

至于展昭,自然是没有的。

毕竟他这不是《少年包青天》电视剧,武侠的内容被他给淡化了,但强化了“破案”手法与推理细节。

相比之下,台版经典,却少了些许推理,多了几分人性与侠义,整体上更为偏向于民间传播的话本《三侠五义》。

不得不说,前世的他是吃了不少“细糠”的,对于各种“柯南死法”可谓是如数家珍,加上他生动的写法与超越这个时代的各种设定,直接让这个“包青天故事”充满了新意,让人眼前一亮。

如此一来,看完这个故事的人,阅细读,就越发觉得这个故事写得十分精妙,完全不像是在看传统的民间话本故事。

而钱舜娟便是其中之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