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从创办地方小报开始 第23章 《故事会》!

作者:爱要长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21:28:49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银城地区,梅山县。

作为“梅山文化”发祥地,这里最出名的当属“巫傩”表演与“黑茶”了。

相比“黑茶”,钱舜娟更关注当地的“巫傩”文化。

作为《故事会》中南编辑组首席编辑,她每年都会拿三分之一的时间,常驻中南地区各少数民族聚居区。

而这其中,她最热衷的要当属湘省的湘西地区了。

因为神秘的“赶尸”与“巫蛊”等“苗疆”民俗文化吸引了她。

也因此,她今年花了大半时间来到了湘西某些地区,一住就是好些天。

这期间,她不仅收集整理了当地的许多民俗文化故事,还写成了好几篇文学作品,发表在了《故事会》上。

为此,总部的何总编对她是大为称赞。

也由此,开启了她在梅山县之旅。

对于这里的独特“巫傩”文化,她可早就有所耳闻。

尤其是各种傩坛与“民俗”技法表演,以及以“张五郎”为代表的祖灵崇拜民俗,让她充满了好奇。

于是,她在不久前的四月初,特意从巴陵来到了这里,在梅山县各个公社,搜寻起了当地的各种民俗故事。

这天,她刚从下边一公社返回梅山县文化馆,副馆长刘建杰桌上的一份报纸,吸引了她的注意。

“咦……《少年包青天——巧断争子案》?这案子最初的原型似乎是出自……东汉时期应邵编著的《风俗通义》?”

“嗯……这故事写得着实有点意思,反转不断,加入的情节也比民间剧作增色了不少,最重要的是,推理细节很多,用的还都是南宋末年宋慈编撰的《洗冤录》记载当中的破案手法,看来写这个故事的人,应该对这本书有过不少研究……”

作为五十年代魔都大学民俗专业毕业的“大佬”,她今年已五十有二,对于各种民俗典籍,自是熟知不少。

民间所传播的各种包拯审案故事,她也见过众多,但倾向于包拯如何“破案”的,却是极少见到。

这让她感到新奇之余,心中也不免产生了一丝冲动。

她打算见一见创作这个故事的作者,和他谈一谈转载《故事会》的事。

然而,片刻过后,她转念一想,却又突然犹豫了起来。

倒不是这个故事写的不够好,不够新颖。

实际上,《故事会》的销量,如今之所以能够排在通俗杂志榜首位置,跟魔都“编辑总部”何总编的大力坚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他的扶持之下,《故事会》不仅首创了“故事员”岗位,还大力提倡“新故事”。

眼前的这个故事,完全是符合要求的。

但同时也具备极大的“政治”风险。

思来想去,她最终还是决定将这个故事带回魔都去。

…………

而对于这些,此时身在办公室的贺卫国自然不知道。

这会的他,正和阮家驹三人讨论着《沅水》第三期的内容。

有了前两期内容打底,这第三期,三人都各自有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想法。

“主编!我觉得这第三期咱们必须扩版,仅一张四开版幅实在太小了点,我看再增加一版,比较合适!”

“国庆说的对!主编!咱们的报纸销量这么好,理应增加更多的内容,这样定价也能定的更高一些……!”

“咳咳……”这时,阮家驹也插话道:“主编,我看干脆把《奇闻异事》栏目给删了!多增加一些《知识海洋》的版幅!”

“阮副主编说的对!既然大家都喜欢英语讲解,我看不如再增加一些内容,甚至不仅仅只局限于英语讲解,数学讲解、物理化学讲解,农业……”

“行了!这个提议,直接给否掉,咱们这是报纸,不是教辅书刊,性质一定要明确!”

见赵国庆越说越起劲,贺卫国赶紧打断其话道。

他当然希望将《沅水》办成一份教辅报纸,但问题是,这是不可能的。

至少短期内不行!

因为眼下报纸的性质,就已经决定了它不能成为一份独立的教辅期刊。

毕竟现在的报纸都是用来做宣传的,是服务于“政治”。

即使如各种广播报,电影报等,也不能太过“放肆”,不然你就得停刊。

“那扩版总没问题吧!”这时,赵国强抬头看了过来,小心说道。

“这个自然没问题!扩版是大势所趋!”贺卫国点了点头,倒是没有反对。

不过,他认为,除了前边几大栏目外,关于《群英荟萃》这个栏目,必须得进一步扩大版幅内容。

原因嘛!也很简单!

地方小报,若是不刊载当地创作的文学作品,那还叫地方小报嘛!

“国庆同志!接下来你的任务还是集稿,不过除了去各公社文化站外,你还得多跑跑工人文化宫,少年宫!”

“对了!还有学校,尤其是中学,也别落下了!”

“明白!”

“国强同志!你仍旧负责印刷校勘这一块!”

“至于老阮,你统筹除《知识海洋》与《群英荟萃》两大栏目外其他栏目!一定要把控好内容质量!”

说完这话,贺卫国又把目光投向赵国强“对了!冒老师那,你待会去一趟,就说十天后,咱们便需要稿件!”

“好!”

“好的!”

二人齐声回了一句。

贺卫国再次看向赵国庆,他本想开口继续说点什么,但话到嘴边又给咽了回去:“算了!版幅插图及设计,我还是和馆里的陈长庆同志沟通一下吧!”

“至于铅印的问题……!国强,明天,我要你的答复!县印刷厂那边要是谈不拢,那就去街道办下属印刷小厂吧!”

“行!主编!我下午从县一中回来时就马上去!”

…………

天渐黑,县纸厂家属大院。

院门口的路灯不知何时坏了,贺卫国借着一丝月光,刚准备左拐。

突然,两道黑影一前一后窜出。

把他给吓了一大跳!

“谁……!”

这一刻,他的脑海当中瞬间蹦出了“二王”两字。

不会这么巧吧!

难道这二人真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