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知道韩晓武为何会给他写信。
按理说,这信应该寄给韩晓娟才对。
毕竟那是他的亲妹妹。
但看完信中内容后,贺卫国似乎明白了。
敢情又是邀请他“辞职下海”呀!
“这个韩晓武,还真是锲而不舍!”
他摇了摇头,继续往下看去。
突然,他惊咦了一声。
“咦……!电子表吗?似乎在这个时候确实挺赚钱的……?”
要说八十年代头两年什么最赚钱?那不用说肯定是服装。
尤其是“喇叭裤”,风靡全国。
但到了1983年,南方的牛仔裤开始流行,很快就取代了“喇叭裤”的地位。
相比之下,“电子产品”,尤其是电子表,几乎从1978年开始,就席卷全国了。
而到了当下的1984年,电子表算是牢牢占据了电子产品近一半的市场。
当然,除了代销电子产品外,走私服装、电器乃至是汽车,也是一大风险与利润并存的大生意。
不过,相比“倒爷”这活,走私的风险显然要大许多。
故而,一般只有胆子特别大,或有背景的人会涉足“走私”行业。
“看来这位便宜大舅哥的确赚了不少钱……啊!”
看完信中内容后,他不由长长感叹了一句。
“算了……还是先将信给晓娟看看吧!至少这信能让她稍稍安心一些!”
…………
银城花鼓戏剧团。
大院内,吹锣打鼓声,好不热闹。
排练室,众人齐聚一堂,正排演着一出新剧目,唯独身为编剧的韩晓娟,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这时,一道身影悄悄凑了过来。
来人正是贺卫国。
韩晓娟看到他到来,刚想开口,却见贺卫国对她使了个眼色,做了一个不止口的手势后,便领着她朝外边走去。
对于她的离开,众人并未意识到。
两人来到屋外后,贺卫国就从口袋里翻出了一封信递给了她。
她将手中的红皮笔记本连带钢笔递给贺卫国后,便顺手接下了递来的信。
这时,贺卫国开口解释道:“是你哥寄来的,我看完后就马上过来找你了!”
“我哥?……你是说我哥他从羊城寄信来啦?可是他怎么不寄给我呀……!”
尽管韩晓娟心中十分疑惑,但还是打开信纸,立即看了起来。
看完信后,她没有说话,只是一个人静静地呆愣在那,手中信纸差点从滑落。
幸好贺卫国眼疾手快,立马给接住了。
此时此刻,他没敢开口打扰。
他明白,对于信中内容,她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事实上,韩晓武在信中详细描述了他从贩卖“喇叭裤”到“牛仔裤”,最后到如今的电子表。
在这短短的几个月内,他可谓是“鸟枪换炮”,赚了不少钱。
虽然他在信中没有提及具体数额,但话里话外却无不彰显“阔气”。
这显然是“发财”了。
可是……真的有这般顺利吗?
恐怕不见得!
甚至他是否真的赚了不少钱,也都不一定!
这倒不是故意怀疑他,而是这年头,脑子发热的人实在太多了。
骗子也更多!
或许韩晓武为了让亲人安心,才刻意避开了其他事情也说不定。
总之,没有亲眼去羊城见过他本人,或许韩晓娟是不会彻底放心的。
“不行……!我得去一趟羊城……!不见到他,我不放心!”
果然,他的猜测是对的。
韩晓娟看完信,不仅没有安下心来,反倒更加急切想要前往羊城了。
只是……
“要不要我去找一下韩书记,请他帮帮忙……?”
贺卫国的话,令韩晓娟再次沉默了下来。
换作平时,她定会断然拒绝。
但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她爷爷,就数她哥最亲了。
为了他,她可以不惜一切。
更重要的是,对于韩晓武的事,韩书记是知道的。
这事就算想瞒,也瞒不了多久。
为此,韩书记还特地把他给找了过去,聊了好一会。
只是让他有些奇怪的是,韩书记似乎放弃了韩晓武,并未再让其回来复职。
“我待会就去找他!这事你先别急,一切有我!”。
…………
两天后,天气丝毫不见凉意。
毒辣的太阳依旧艳阳高照。
“秋老虎”笼罩着整个湘省大地。
编辑部。
文联的周主席,最近又给编辑部调来了一名副主编,说是替贺卫国分担肩上的沉重“担子”。
对此,贺卫国自是乐得自在。
有人帮忙,那自然是极好的。
他本就不是一个“贪恋权势”的人。
新来的副主编姓辛,叫辛高阳,四十多岁,但却秃着顶,戴着一副眼镜。
看上去不像是文化界的人,倒像是搞“政工”工作的。
不过这都和他没关系。
他平时,除了负责稿件终审与版幅编排以外,其他诸如人事、财务等工作,大多由编辑部的王副主编负责。
值得一提的是。
《洞庭》杂志首刊,销量又略微升了一些。
一些文学爱好者也不知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竟从省内各地跑来银城,买了多本杂志回去。
一问他们才知道,他们大多是冲着贺卫国创作的中长篇小说《楚魂》来的。
按照他们的原话来说:他们从未见过这般“古人神游历史长河”的创作手法,打算买回去交流学习一番。
以至于,到了九月中下旬,《洞庭》杂志的销量,达到了三千本之多。
只是,编辑部经过再三讨论,决定不再增发了。
毕竟,这本杂志到如今,已经算是勉强回本了,甚至还赚了点小钱。
对此,贺卫国轻轻叹了口气,却也没说什么。
这只是一本民俗杂志,且还是属于地区作协旗下,真正做主的还是那位周主席。
…………
这天上午。
地委宣传部的秦部长把他叫到了办公室。
更让他惊讶的是,文联的周主席刚好也在。
他冲着贺卫国笑了笑,并未说什么。
这时候,秦部长走到了他的跟前,笑着对他说道:“卫国同志……今天把你叫过来主要是为了一件事!”
“经过周主席向地委宣传部申请,决定组织一支考察团,前往羊城作协交流学习……!”
“那里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离咱们省最近的省份之一,考察团一共七人,由地委的陈可信部长带队,成员有周主席、你,还有其他几位同志……!”
“这次过去,你也是副团长之一,身为地区作协副主席,又是《洞庭》杂志主编,你可一定得好好和他们好好交流,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