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粤语,贺卫国说不上精通,但前世却也能讲上几句,基本的沟通,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八十年代,普通话虽已普及,但羊城本地的“老一辈”,大多还是喜欢讲粤语。
即使能讲普通话,也多是“广谱”。
贺卫国来到小卖部前刚想开口询问,却不料眼前老头看了他一眼,用粤语故意说道:“不知道!不了解!别问我!”
话语间,满是冷漠与排斥。
看得出来,他似乎遇到过许多像贺卫国这样的人了。
“阿伯……给我拿包双喜,顺便拿一盒火柴!”
贺卫国笑了笑,却并未介意对方的冷漠,而是用粤语跟他套起了近乎。
这些小卖部明面上做的是正经生意,但暗地里却根本不靠卖东西赚钱。
他们多是本地人,开店只是为掩饰他们的另一层身份。
这便是“眼线”。
要知道三元里附近城中村,居住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二道贩子”。
要是没有本地人盯着,万一遇到突发事件,这些“二道贩子”的麻烦可就大了。
于是,许多居住在此的人,都会选择给这些人交一笔费用,为的就是以防万一。
如此也难怪眼前之人对“陌生面孔”,比较冷漠与敏感。
他们不仅十分警惕,而且一有风吹草动,还会“通风报信”。
这种“依附”关系,事实上不仅仅只局限于附近城中村,在整个羊城乃至是南方改革前沿的各个城市,都存在。
故而,当贺卫国用粤语说要买东西时,对方稍稍安心了一些,但还是冷冷道:“烟票!拿来!一共八角!”
“这是一块……!不用找了!”贺卫国也不顾对方反对,直接拿出了一块钱,拍到了玻璃柜上。
面对贺卫国的“豪亨”行为,老头顿然微微一笑,他熟练的将钱收下,从身后的暗柜当中拿出了一包双喜烟,抛了过来。
贺卫国将其一把接住后,又从他手中接过了一盒火柴,随后抬头看向了他问道:“阿伯!您知道住在那间房的人去哪了吗?”
“你说的是阿武吧!”老人略有深意的看了贺卫国一眼,随口回了一句。
“阿武……?”贺卫国愣了愣,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他急忙一笑,点头说道:“对!对!就是阿武……您知道他去哪了吗?”
“你是约了他吧?”
“他出去了!这里的所有人都不在这,都躲到外边去了!刚刚有工商局的人来过……”
说到这,老人就没往下说了。
但他却已然听明白了话中之意。
这是相关部门刚刚行动完,租住在这里的人,不得不躲去外边避祸。
“呼……”
这一刻,他不由得长松了口气。
只要没出事就好!
…………
等了四十来分钟,附近各个小道,不约而同的出现了一些人。
一会后,韩晓武也总算是出现了。
只是,他身旁还跟着一人。
那人看上去年纪不大,大约二十来岁,头发蓬蓬,铮铮发亮。
鼻梁上还戴着一副墨镜,身上则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一副“人模狗样”的样子。
而让他有些意外的是,那个身穿西装的年轻人,似乎以韩晓武为首,活脱脱就一“狗腿子”。
“卫国……!不好意思!刚刚躲差佬去了……!”
“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阿贵,福山人,我招的员工……!”
韩晓武的话,让贺卫国侧目而视。
他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审视了他好一番。
“还是找个安静的地方聊吧!”贺卫国目光又转向韩晓武,淡淡说道。
韩晓武听到这话,也随即点了点头。
“那去我租的地方吧!”
说着,他便引领着贺卫国二人径直走向了筒子楼。
…………
一刻钟后,韩晓武将那年轻人给打发走了。
而此刻,巴掌大的出租房内。
贺卫国先是一阵沉默,随后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抬头望向韩晓武:“这里经常被查吗?”
“倒也不经常,我来的这几个月,偶尔也会查,但最近半个月,三两天就会突袭一次,要不是……”
“我看你还是尽快搬离这里吧!最好是找个有港澳背景的地方,那样的地方不容易被查……!”
贺卫国思索了片刻,一脸严肃的撇向韩晓武。
“没这必要吧……!大家都拄住这,我……”
“信我的没错!赚钱虽好,但安全是第一位,你想想看,要是你进去了,罚钱还是小事,万一判个几年,你这辈子就全毁了!”
贺卫国可不是危言耸听。
投机倒把,那可是重罪。
而此时,韩晓武见贺卫国说得如此严重,不禁陷入了深思当中。
也就在他纠结之时,贺卫国又再次开口问道:“你不是在信中说赚了一万多块钱吗?”
“拿些出来,找个好点的地方呀!”
“这……”
“怎么啦?是不是钱有问题!”一见韩晓武突然犹豫了起来,贺卫国心中顿时咯噔一声。
他隐隐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韩晓武接下来的话把他吓了一大跳。
“我现在就只剩下二百块钱了,其他的一万多,全被我换了电子表与计算器!”
“什么……!你说你全用来……!”
“你赶紧跟我说说……”贺卫国脸色大变,他立刻催促韩晓武,询问具体的细节。
此刻,韩晓武虽不知贺卫国为何会态度大变,但还是照实道出了最近两天完成的一笔大生意。
“来了羊城后,我就学人倒腾喇叭裤,后来我发现喇叭裤来钱太慢,就换成牛仔裤,基本上都是从这边拿货,然后到魔都与京都两地去销货……”
“一次就能赚个七八百甚至上千,上个月,我见电子表与小型计算器更赚钱,就找了好些人,最后托一位中间人,找到了一位从香江直接拿货的大庄家,前天吧……我就把一万多块钱全给压那了,但货却只给了三成,说是缺货,等过段时间,让我先卖这三成的货——!”
韩晓武虽然说得十分简略,但贺卫国却还是看出了其中的“大问题”。
他琢磨了一小会,极其严肃的对韩晓武道:“你这样……待会就去找那大庄家,说家里人出事了,急需用钱,把钱给要回来,若是对方不返还,你就能要多少就要多少,要是实在要不到,就要货,尽可能把货拿到手上,然后离开羊城,去其他地方,最好是京都,把手上的货尽快出手了。”
“啥……?”韩晓武直接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