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秋元康的短信,平清杉的第一反应是在暗示自己树大招风,最近的风头太盛,需要收敛。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对劲,秋元康虽然让渡了权力,但本质上还是个商人,AKB的势头越好,他的版税就越多,他没理由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泼冷水。
难道是自己那个便宜老爹那边出了什么事?
平清杉想起了前几天在名古屋接到老爹的电话,让他回东京之后,回趟家,不过老爹那个时候语气很轻松,甚至连时间都没定,听起来不像是十万火急的大事。
他摇了摇头,把手机扔到一边。
搞不懂,那就别浪费时间了。
像秋元康这种说话说一半,剩下全靠悟的风格,他上辈子在片场见得多了,无非是想彰显自己的高深莫测,顺便卖个人情。
“发条短信还打哑谜。”
平清杉嘀咕了一句,走进浴室,懒得再为这句莫名其妙的话费神。
~~~
时间来到第二天。
AKS总部。
走廊里,前田敦子和大岛优子并肩而行,一路上不少工作人员都主动和她们打招呼,不过两人的看起来颇有心事。
“要不,咱们还是不去了吧?都是一些传言而已...”
两人之所以出现在这里,其实倒不是她们的本意。
就在昨天,《群青》这首单曲的特别训练就已经开始了,虽然因为最终的选拔,具体站位还有特别的企划要做。
但有没有入选,却是已经定下了。
在这份18人的名单中,并没有筱田麻里子的名字,这让筱田麻里子完全无法接受。
道理很简单,这首歌在当下,经过两周的发酵之后,人气已经大到夸张。
其“平清杉”版本,也就是第一期《AKBINGO》正式节目中的1分20秒的版本,在NICO网站上的播放量已经超过节目本体,播放量已经朝着200万去。
毕竟这反复看节目的人是少数,可反复听这首歌的人,却很多。
而随着听的人越来越多,这首不是歌的歌,也越来越火。
在日本,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词汇,叫“读空气”。
这词翻译过来,就是察言观色、随大流。
日本的娱乐圈里,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当某个东西开始火起来,它往往会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迅速引爆舆论,最终演变成一种社交压力。
“你还没看吗?”
“诶?这你都不知道?也太落伍了吧……”
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基本上什么都不用做了,你就等着出名吧。
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社会氛围,日本才盛产所谓的“一发艺人”,也就是仅仅依靠一个段子,甚至一句话就能红遍全国的幸运儿。
而平清杉在《AKBINGO!》上那段堪称“放送事故”的演唱,恰好踩中了所有能引爆的雷点。
首先,它是一个DEMO。
在这个版权法极其严格的国度,一段可以被随意下载、剪辑、传播的音源,本身就不多见,再加上AKB官方回复中也欢迎所有人转发,这就让它的宣传门槛降到了最低。
其次,平清杉唱得实在太“怪”了。
那全是感情、没有一丝技巧的唱法,简直是为网络时代的传播量身定做。
你很难定义它到底是好是坏。
说它难听吧,那撕心裂肺的情感和最后一部分,恰到好处的合唱,确实能在一瞬间抓住你的耳朵.
说它好听吧,那飘忽的音准和颤抖的气息又让人忍不住发笑。
这种矛盾感,本身就是最顶级的噱头,特别是在年轻人聚集的NICONICO,这种争议性迅速发酵。
当初视频刚发的时候,评论区就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这唱的是个什么玩意儿?音都跑到西伯利亚去了吧?”
“楼上的懂个屁!这叫感情!你听那句‘啊——’,充满了对庸常生活的反抗!”
“确实,比那些修得妈都不认识的歌好听多了,至少够真实。”
“真实?我看是音痴吧,这种水平也能当总监?”
“人家是总监,不是歌手!而且这首歌就是他写的,他唱出来的就是最原汁原味的感觉!这叫灵魂!”
这种争论,就像给火堆添了一把又一把的干柴。
不少人开始自发地维护起这段“不完美”的演唱,你越说它不好,我就越要说它好,你觉得我品味差,我还觉得你根本不懂艺术。
在这种奇妙的化学反应下,《群青》的DEMO版本以一种病毒式的姿态席卷了网络。
两周时间,这首歌的传播轨迹画出了一条近乎垂直的陡峭曲线。
最开始,它只是在NICONICO的AKB粉丝圈子里小范围流传。
紧接着,因为平清杉那堪称魔性的唱腔,各种恶搞剪辑、模仿视频层出不穷。
有人把他唱歌的片段和各种动漫名场面剪在一起,有人则专门学他那破锣嗓子翻唱,视频标题就叫《挑战总监!我也来撕心裂肺一下!》
然后,事情开始走向失控。
热度从NICONICO溢出,蔓延到了2ch、推特等更大的社交平台,越来越多对AKB无感,甚至根本不认识平清杉的路人,也通过各种渠道听到了这首歌。
“喂,听说了吗?那个AKB总监唱的歌。”
“哦,听了,笑死我了,唱得跟杀猪一样,但不知道为什么,听着还挺上头。”
“是吧是吧!尤其是后面女生合唱一出来,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当苹果公司公布新一周的iTunes数字单曲下载榜单时,所有人都傻眼了。
第一名:《群青》(AKBINGO! Live DEMO Ver.)
一个非正式的、从电视节目里扒下来的、只有一分二十秒的DEMO,居然冲到了苹果数字单曲第一!!!
要知道苹果的智能手机在日本现在还不算太火,可iPod那是真的火,2005年就已经是市场第一,市场份额接近60%,iTunes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日本第一的在线音乐服务软件。
到08年的时候,智能机要起还没起。
正是iPod的巅峰时期。
iTunes的排行榜含金量自然也是相当高,于是当这样一首歌登顶之后,整个日本乐坛都感到了那么一丝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