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过多的犹豫,徐瑞马上便拿起手头的题目做了起来,以防这两点的源能被白白浪费。
之前在一级专注天赋状态下,徐瑞的做题效率会提升很多,只是大脑的思考能力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按下了时间加速器一样,正常一个小时的题量,差不多半小时就可以解决,不过该不会的题目还是基本不会解出来。
可是在二级专注天赋状态下,这种情况开始出现了转变。
这种注意力更加集中的状态,似乎进一步发挥出了徐瑞的大脑潜力,可以更好的把题目中的条件整合到一起。
只要不是题目的难度完全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在这种状态之下,徐瑞都有解决出来的可能。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的时间便结束了。
看着刚刚自己做完的这些题目,徐瑞都有点儿不相信,这竟然是自己一个小时就完成的事情。
“这个做题速度,差不多要比一级专注天赋状态下又提升了一半左右……虽然性价比没有那么高,但在考试的时候就太好用了。”
更何况,二级的专注天赋还可以帮助徐瑞解出一些平时做不出的题目,这完全对得起每小时2点源能的价格。
而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只开一级的专注天赋就可以,反正按照系统的规则,初始等级为Lv1的天赋,即使升级之后,也可以自由选择天赋的使用等级。
不过有一点必须要注意的,就是二级专注天赋对精力的巨大消耗了。
只是一个小时的时间,徐瑞就感觉自己的精力被消耗了不少,注意力很难马上再集中起来。
“看来二级的专注天赋,还是适合最后冲刺的时候使用。到时候再根据临场状态进行决定吧,如果精力不够的话,只用一级专注天赋也是可以的。”
因为如果自己的精力不足以支撑系统天赋的使用,系统天赋状态是会随时结束的,并且已经消耗的源能并无法退回。
要是在考试时,真的出现天赋状态戛然而止的情况,那事情可就有些棘手了。
…………
2月19日,也就是“京约”联盟自主招生笔试开始的前一天,徐瑞跟着钢城一中的队伍一起,前往滨城准备参加考试。
这支队伍的领队是于翔,包括胡伟等报考了“京约”联盟的其他学生,也都在这支队伍之中。
至于报考“华约”的学生,则已经提前一天来到了滨城,此时正在进行着考试。
钢城一中并没有学生选择连续参加这两场考试,真要是“连轴转”的话,恐怕会有些吃不消的。
路上,于翔看着队伍中的学生,心里暗暗的思考了起来。
在这些学生中,于翔最看好的,自然就是胡伟了。
凭借数竞物竞双国金的水准,这次胡伟是很有可能获得燕大的降分资格的。
而除了胡伟之外,其他的学生都很难入围燕大的笔试,最多冲击一下“京约”联盟的其他高校。
这个时候,徐瑞的身影进入到了于翔的视线之中。
即使在客车上,徐瑞依然在拿着书本学习,没有浪费路途中的时间。
对于徐瑞最近的表现,于翔也是一直看在眼里的。
一开始的时候,徐瑞对自主招生的知识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但经过这二十天的集训,徐瑞的提升非常的明显。
至少在物理这科上,徐瑞已经基本达到了自主招生要求的水平。
只是于翔并不太清楚徐瑞其他科目的情况,因此并没有像对胡伟那样,在徐瑞身上抱太大的期望。
只要徐瑞能够通过任意一所高校的笔试,于翔就已经非常满意了。
于翔不知道的是,此时徐瑞正在通过记忆天赋状态,疯狂的往自己大脑里灌输着知识。
在这短短的二十天时间里,让自己完全掌握所有的自主招生考试内容,自然是不现实的事情。
而这个时候,再去进行逻辑类的学习,效果也不会太好了。
因此徐瑞才选择了这种“死记硬背”的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只要是与考试相关的内容,先尽可能的记在大脑中再说。
结束了一个小时的记忆天赋状态,徐瑞感到大脑有些疲惫,并没有再继续下去。
打开系统界面,徐瑞看起了自己现在的学科水平。
【宿主:徐瑞】
【等级:Lv2(98/200)】
【语文:75→80】
【数学:86→108】
【英语:75→88】
【物理:93→112】
【化学:78→92】
【生物:76→84】
“数学和物理已经超过高考要求的水平了……这段时间的集训,还真是有着不错的效果啊。”
本来徐瑞自己也有些担心,参加自主招生会不会影响到自己正常的高考复习节奏。
但现在看来,这两件事情并不完全对立,之间还是有很多重叠的部分。
这种高压下的学习,也进一步激发出了徐瑞的潜力,进步速度甚至要比之前更快一些。
当然徐瑞也明白,即使自己的数学和物理学科水平已经超过了100点,并不代表高考就一定能够拿到满分。
因为他掌握的一些知识,是超出正常高考要求的,这才获得了系统更高的评分。
等到自主招生考试结束,他还需要再好好的整理一下知识体系,千万不能随便用超纲的知识去解答正常的高中题目。
这次考试的考点设在滨城理工大学,客车到达滨城理工大学附近的宾馆后,于翔先带着大家办理了入住。
随后,于翔又带大家前往滨城理工大学熟悉了一下考场。
来到滨城理工大学,徐瑞心里的感觉却有些复杂。
这是辽省仅有的两所985高校之一,也是辽省平均录取分数最高的高校。
前世徐瑞很想考到滨城理工大学,但最终的高考分数还是跟最低分数线分数线差出了五六十分,连报一下的必要都没有。
但这一世,自己已经不再把滨城理工大学当作目标,而是有了更高的展望。
大概熟悉了一下考场环境,于翔也没有占用大家太多的时间,便让让学生们都回房间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