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锁钟摆 第34章 光的褶皱

作者:作家仙尊叶辰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5-11-15 16:20:33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深冬的初雪落在天文台的穹顶时,林砚之收到了艾拉后代寄来的第二个包裹。拆开时,一张带着霉斑的羊皮纸从信封里滑落,边缘用火漆封着半颗星星,与铜箔收纳盒上的印记严丝合缝。

“这是艾拉1952年立的遗嘱。”沈砚之戴着手套展开羊皮纸,字迹在烛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她说要把所有与‘星轨信标’相关的物件捐给天文台,‘让思念回到最初的轨道’。”

包裹里装着三件东西:一个铜制星盘,表面的齿轮纹路与天文台座钟如出一辙;一本皮质封面的笔记,里面夹着干枯的紫罗兰花瓣;还有个小玻璃瓶,装着颗纽扣大小的陨石,标签写着“1949年秋,冥王星方向坠落的星尘”。

林砚之翻开笔记,第一页贴着张黑白照片,艾拉抱着年幼的托马斯站在天文台前,背景里的青石板“等”字清晰可见。照片背面写着:“告诉孩子,有些等待要穿过光的褶皱,就像星星要绕完自己的轨道。”

“光的褶皱。”沈砚之摩挲着星盘边缘,忽然发现盘底刻着行极小的公式,“这是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她把理论物理的概念用在了情感上。”

星盘中央嵌着块透明水晶,对着灯光旋转时,折射出的光斑在墙上投出天文台的立体投影。林砚之转动星盘的外环,光斑突然剧烈晃动,在地面形成个不断收缩的圆环,圆心处的光晕恰好落在座钟底座的星图上。

“这是时空折叠的演示。”沈砚之调出相关资料,“艾拉晚年在大学教天文物理,她可能把座钟的共振原理,和引力场中的时空弯曲结合起来了。”

陨石瓶的底部刻着排数字,沈砚之用软件破译后,发现是组经纬度坐标,指向太平洋某处海域。查历史记录时,他们发现1949年秋天,确实有艘运送天文仪器的货轮在该海域沉没,船上载着艾拉捐赠给天文台的星图原稿。

“她连自己无法送达的遗憾,都算进了星轨里。”林砚之的指尖抚过陨石坑洼的表面,“这颗陨石是货轮沉没那天坠落的,她把它当成了时空褶皱的见证。”

最让他们震撼的是笔记的最后几页。艾拉用红笔反复演算着同一个公式,旁边写着:“若引力能让光弯曲,那思念是否也能找到捷径?”在最后一页的空白处,她画了个闭合的圆环,圆心处写着:“当光的褶皱让百年变作瞬间,我会在起点等你。”

“这是虫洞理论的雏形。”沈砚之的声音有些发颤,“她在1950年代就开始研究时空隧道,比霍金的论文早了整整三十年。”

两人带着星盘和陨石来到天文台,将它们放在座钟旁。当星盘的齿轮与座钟的钟摆同步转动时,陨石突然发出微光,瓶底的坐标在铜箔星图上显形,形成条连接太平洋和天文台的虚线。

“这是时空折叠后的最短路径。”林砚之指着星图上的虚线,“货轮沉没的位置,正好在这条线上。”

沈砚之试着将星盘的外环转到1931年的刻度,陨石的微光突然变成紫色,与琥珀里的紫罗兰光晕形成共振。座钟的钟声再次响起,这次的旋律里多了种空旷的回响,像是从极深的海底传来。

“我好像听到了汽笛声。”林砚之闭上眼睛,声音里带着恍惚,“是1931年艾拉乘船离开时的汽笛,还有货轮沉没时的警报声,它们重叠在一起了。”

沈砚之调出历史气象记录,1949年沉船那天,太平洋海域确实发生了罕见的引力波扰动,与艾拉演算的时空褶皱时间完全吻合。“她不仅算出了时空的褶皱点,还预测到了引力波的出现。”

当星盘转到1946年的刻度时,陨石的微光骤然变强,瓶底的坐标在星图上消失,转而在地面投出个模糊的人形轮廓。林砚之惊觉那轮廓的姿势,与艾拉照片里坐在藤椅上画星图的模样分毫不差。

“这是时空投影。”沈砚之调整星盘的角度,“她把自己的影像封存在了星盘里,只有在特定的时空坐标下才会显现。”

影像持续了不到十秒,但足够让林砚之看清艾拉眼底的温柔。她对着虚空轻轻抬手,像是在触碰什么,然后露出释然的微笑,仿佛终于完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

陨石的微光渐渐熄灭时,林砚之发现瓶底的坐标变成了新的数字。输入地图软件后,定位显示是天文台的石坡——正是他们种下紫罗兰的地方。

“她在引导我们。”沈砚之拿起星盘,“或许,货轮沉没的星图原稿,就埋在那里。”

凌晨三点,两人带着铁锹来到石坡。月光下的积雪泛着蓝光,新播的紫罗兰籽在雪下静静沉睡。挖到半米深时,铁锹碰到了金属箱的边缘,箱体表面刻着与星盘相同的齿轮纹路。

打开箱子的瞬间,林砚之捂住了嘴——里面整齐码着三十本星图原稿,每本封面都贴着艾拉的照片,从青年到老年,每张照片里的她都捧着紫罗兰,背景里的星空永远指向冥王星的方向。

最上面的一本标着“1931年”,翻开时,飘落张泛黄的便签:“若你看到这些,说明光的褶皱让我们重逢了。货轮沉没那天,我在海底种了星星,等你找到它们。”

沈砚之忽然指向箱底,那里有个小夹层,放着枚铂金戒指,内环刻着行极小的字:“艾拉·怀特,1930.1.15”——正是天文学家刻完第37卷铜箔的日子。

“这是他们的婚戒。”林砚之的声音带着哽咽,“他把婚期刻在了铜箔完成的那天,而她把戒指藏在了星图原稿里。”

雪越下越大,落在箱子里的星图上,融化成点点光斑。林砚之忽然明白,所谓光的褶皱,不是让时间倒流,而是让牵挂在时空的裂缝里找到彼此。就像此刻,三十本星图原稿与三十七卷铜箔碎片,终于在石坡下重逢,用跨越百年的等待,拼成了完整的星轨。

座钟的钟声从天文台传来,这次的旋律不再是孤单的回响,而是与星盘的齿轮声、陨石的微光、雪落的簌簌声交织成一首安魂曲。林砚之将戒指轻轻放在星图原稿上,看着雪片落在艾拉的照片上,像是时光给这段故事盖上了最后一枚邮戳。

离开时,她回头望了眼石坡。月光下的积雪泛着幽蓝,像是铺了层凝固的星光。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等到春天,紫罗兰会在时空褶皱的裂缝里绽放,而那些被光弯曲的思念,终将在某个平行时空的星轨上,与等待的人紧紧相拥。

座钟的钟摆继续摆动着,“嘀嗒,嘀嗒”,像在说:光会弯曲,时空会褶皱,但爱永远直抵人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