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启服装线的首批样衣送审时,会议室的空气像结了冰。
六套标注着“香樟系列”的成衣挂在模特身上,设计稿里强调的“建筑廓形与自然肌理融合”被简化得只剩僵硬的线条——
香樟叶刺绣缩水成了模糊的印花,本应采用的天然亚麻混纺面料,换成了廉价的化纤布。
“工厂说天然面料定型太难,刺绣成本超了预算三倍。”生产总监擦着汗解释,“这是调整后的方案,能压低成本,保证量产……”
“这不是调整,是毁了设计。”
马嘉祺打断他,指尖划过模特身上那件礼服的裙摆,原本该像香樟树冠般舒展的弧度,此刻僵硬得像块硬板,“我们做服装是为了延续嘉启的理念,不是为了凑数卖货。”
沈归羡翻开成本核算表,眉头微蹙:“天然面料的采购价涨了15%,刺绣工坊的报价比预期高了近一半,再按原方案推进,服装线首年亏损会超过千万。”
“理念不能用成本衡量。”
马嘉祺的声音沉了沉,指着设计原稿,“你看这里的肩线,参考的是我们第一栋建筑的飞檐弧度;裙摆的层叠设计,对应香樟树叶的生长规律……这些细节都丢了,还叫什么‘嘉启服装’?”
“可公司不是慈善机构。”沈归羡抬眸看他,眼底带着冷静的克制,“集团刚完成扩张,珠宝线的海外市场还在培育期,现在让服装线拖着千万亏损,资金链会出问题。”
“那就压缩其他项目的预算。”马嘉祺语气坚决,“当年香樟林项目,我们宁愿推迟工期也要保证苗木品质,现在为什么要妥协?”
“那是因为建筑项目有长期收益,服装是全新领域,试错成本太高。”沈归羡将核算表推到他面前,“董事会昨天发来质询,问我们为什么要在服装线投入这么多。马嘉祺,你不能只盯着设计图,得看账本。”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两人之间的张力。
首席设计师莉莉安想打圆场,刚开口就被马嘉祺的眼神制止。
“账本可以再算,但理念不能丢。”他拿起一件样衣,狠狠摔在桌上,化纤面料发出刺耳的声响,“用这种东西糊弄消费者,是砸嘉启的招牌!”
“我不是糊弄。”沈归羡的声音冷了下来,“我是在保住嘉启。你坚持用天然面料和纯手工刺绣,没问题,但至少要先做市场调研——消费者愿意为‘理念’付溢价吗?如果首批产品卖不出去,后续投入全成了坏账,你让跟着我们打拼的人喝西北风?”
“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功利?”马嘉祺的目光带着失望,“当年你为了一个景观灯的角度和甲方据理力争,说‘细节里藏着设计师的良心’,现在怎么反而劝我妥协?”
这句话像根刺,扎得沈归羡心口发紧。
她想起刚加入嘉启时,马嘉祺带她去看那片刚定植的香樟林,说“好的设计要经得住时间,就像这些树,得慢慢长”。
可现在,她看到的是风一吹就可能折断的枝桠。
“我不是功利,是清醒。”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我可以同意保留两套高定款用原方案,作为品牌形象款,但量产款必须用调整后的方案。这是底线。”
“两套?”马嘉祺笑了,笑意却没到眼底,“沈归羡,你是不是忘了,嘉启能从一个小设计所走到今天,靠的从来不是‘底线’,是‘坚持’。”
他拿起设计原稿,转身就走,留下的话像块石头砸在沈归羡心上:“设计部会重新出方案,量产的事,不用你操心。”
会议室的门被关上,留下一片死寂。
沈归羡看着桌上那件被摔皱的样衣,指尖冰凉。
下午,她去财务部调取了服装线的最新报表,红色的亏损数字刺得她眼睛发酸。
手机在桌面震动,是莉莉安发来的消息:【马总把自己关在设计室了,说要重新画稿,连董事会的视频会都推了……】
沈归羡捏着手机,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嘉启集团的招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她想起和马嘉祺一起为了拿下第一个项目熬夜改图的日子,那时他们一无所有,却敢为了一个细节和甲方硬扛。
可现在,他们有了大楼,有了团队,反而在“坚持”和“现实”之间,走到了岔路口。
晚些时候,她端着杯热咖啡走进设计室。
马嘉祺正趴在桌上画稿,台灯的光映着他眼底的红血丝,散落的画纸上,香樟叶的刺绣纹样被改得更复杂,旁边标注着“采用苏绣乱针绣工艺”。
“苏绣的成本比之前的报价还要高30%。”沈归羡把咖啡放在他手边,声音平静,“董事会不会批的。”
马嘉祺没抬头,笔尖在纸上划过:“我用个人积蓄补。”
“你这是在赌气。”沈归羡的声音沉了沉,“当年林微微用极端方式逼你,你说‘不能用感情绑架责任’,现在你用个人积蓄赌项目,难道不是用理念绑架公司?”
马嘉祺的笔尖顿住,墨点在纸上晕开。
他缓缓抬头,眼底是她看不懂的疲惫:“我只是不想让嘉启变成我们曾经讨厌的样子。”
“我也不想。”沈归羡看着他,“但我们现在是集团,不是两个人的小作坊。你肩上扛的不只是设计理念,还有几百号人的生计。”
两人对视良久,空气里的僵持像化不开的浓雾。
最终,马嘉祺移开目光,重新低下头,声音轻得像叹息:“让我再想想。”
沈归羡没再说话,轻轻带上了门。
走廊里的香樟盆栽被风吹得摇晃,叶片摩擦的声音像细碎的争执。
她站在原地,望着设计室紧闭的门,忽然觉得,有些裂痕比上次在医院的争吵更难弥合——他怕理想被现实磨平,她怕现实把理想拖垮,而他们,似乎都忘了,曾经是如何一起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那条窄窄的平衡线的。
服装线的发布会日期越来越近,可决定设计走向的会议室里,那两份截然不同的方案,还在无声地对峙着,像在预示着一场避不开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