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生的无礼,冯实复并不在意,他的身份,注定会被人误解。
不要说只是无礼他,哪怕辱骂他,也不会放在心上。
冯实复也能理解吴伯生此时的心情,吴伯生在抗战爆发后,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六部第一组组长,国民党中央委员、中央组织部副部长,跃身为一中央高级党务工作人员。
在他眼里,冯实复就是个小虾米,确实没有跟他对等说话的资格。
“吴先生,我是冯实复,江海关总务科的帮办。受人之托,特意来探望你。他们没对你用刑吧?”
冯实复故意没有表明密探的身份,如果让吴伯生知道他是特务,估计都不会跟他沟通。
“那倒没有,你是受谁之托?”
听到冯实复不是特务机关的人,吴伯生的脸色有所缓和。
这个时候,能来看望自己,人家也是用了心。
冯实复哪敢说实话,只能故弄玄虚:“当然是吴先生的朋友,等你回到重庆,自然就知道了。”
以吴伯生的身份,他真要回到重庆,与戴立见了面的话,估计还真可能知道冯实复的身份。
吴伯生缓缓地说:“谢谢冯帮办,请你转告我朋友,伯生在这里一切安好。”
不管冯实复是哪方面的人,都不能完全信任。冯实复既不说是受谁这托,也不表明来意,他也不敢多说。
既然进了特务机关,他就做好了长期被困,甚至殉国的打算。
冯实复突然问:“吴先生是否想与重庆联系吗?”
吴伯生淡淡地说:“既然我朋友托你来,重庆不就知道了么?”
冯实复的语气,令他有种被欺骗的感觉,只有特务机关的人,才能让他与重庆联系。
他被抓了,还有脸跟重庆联系吗?这跟把他被捕的新闻,放到重庆中央日报的头版头条差不多么?
昨天还是上海敌后工作统一委员会的书记长,今天就替日本人说话,以后他还有脸回重庆见故人么?
“我的意思是,你自己和重庆联系。”
冯实复知道,吴伯生需要一个台阶,想要得救,就必须得到重庆的许可。
吴伯生心里一动:“我自己怎么和重庆联系呢?”
如果他真能跟重庆单独联络,或许就有转机。
“特务机关会把你的电台和报务员交由你使用,到时候,你可以随意与重庆联系。”
吴伯生望着冯实复,语气又变得冷漠:“这……,你到底是什么人?”
他现在确定,冯实复不是什么受朋友之托,而是受日本人之托,给自己挖坑。
冯实复诚恳地说道:“吴先生放心,我对你没有恶意,这也是你朋友争取到的机会。你可以向重庆汇报身陷囹圄的情况,也可以向重庆请示,日方对你的要求。如果重庆同意,你可以听取日方的条件,再带回重庆。至于中日和谈,能不能举行,举行之后是否能达成协议,与你无关。”
他已经暗示得很明显了,你想出去,就得跟日本人合作,哪怕是假装配合,也是可以的。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可以先请示重庆,难道重庆还会眼睁睁看着你被日本人折磨死么?
吴伯生沉默了,冯实复也不说话,他掏出烟,递给吴伯生一根,又给他点上火。
这个时候,吴伯生需要的是说服自己。
在他吸烟的时候,冯实复把烟和火柴都留在桌了,他则悄然离开。
“怎么样?”
清水德茂就在隔壁听着,见冯实复过来,马上问。
冯实复说道:“请电台和报务员带着译电员进去吧,隔壁的囚室,就当作他们的工作室。”
清水德茂疑惑地问:“吴伯生不是没有答复么?”
“那是因为他需要保留一点自尊心,我们强行把人塞进去,他会勉为其难,实则半推半就的答应。”
不得不说,冯实复还是猜得很准。
当电台和报务员、译电员送到吴伯生的囚室后,他终于用原来的密码,给重庆发了电报。
吴伯生一共发了两封电报,一封是发给中组部的部长朱家华,他还是中组部的副部长,出了事,当然要第一时间向朱部长汇报。
第二封电报发给军统局的戴立,吴伯生是上海敌后工作统一委员会的常务委员兼书记长,他得把自己的情报告诉戴立。
在电报中,吴伯生也说得很明白,他被冯实复逼迫,只能“借用”日方电台联络。同时,他也说了日本的想法:能否与重庆开展和平谈判?
因此,他的电报,除了朱、戴两人能收到外,日方也是知道的。
很快,戴立就给吴伯生回了电报:望来渝详谈。
戴立在收到吴伯生的电报时,马上就知道,这是冯实复给他创造的机会。
冯实复的身份是绝密,吴伯生又落在日本人手里,他自然不能告诉吴伯生真相。
一句“来渝详谈”,也给了吴伯生离开上海的理由。
他只说“详谈”,并没有答应日本人的任何条件,而吴伯生也有理由来重庆。
戴立的回电,特务机关也同步收到了。
随后,清水德茂与吴伯生谈了话,冯实复担任翻译。
这次,吴伯生的态度有所松动。
但他提出,还要等朱家华的回电。
毕竟,戴立只是军统局的副局长,而朱家华是中组部的部长,是他的顶头上司。
冯实复提醒道:“吴先生,中组部电台,未必有军统的响应快。你可以请军统局,帮你联系一下朱部长。”
“这个……,可以试一下。”
吴伯生现在知道冯实复特务机关密探的身份了,虽然很痛恨,但也没办法了。都跟重庆联系上了,也算误打误撞吧。
只要吴伯生跟重庆联系,清水德茂一律不会反对。
果然,给军统再次发报之后,没过多久,朱家华就给吴伯生回电,也是让他尽快去重庆谈论细节。
吴伯生终于没有抱负,扭扭捏捏说明,想去趟重庆。
清水德茂说道:“吴先生,去重庆也不急于一刻,你先回去休息,等我们安排好了,再请你去重庆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