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透,封神台上的霜气尚未散尽,山风裹挟着寒意掠过石阶,在碑前盘旋不去。柳承稷立于碑前,衣袍垂落如墨云,肩头拂尘银丝轻颤,似有余韵未平。他指尖残留的那一抹蓝色印记已然褪去,可指腹仍能感知到一丝滞涩的反震之力,仿佛触碰过某种活物的脉搏——不是冰冷的石质,而是沉睡中缓缓搏动的心脏。
他不动声色,右手缓缓收回袖中,动作极缓,如同怕惊扰了什么。那股震动并未消失,反而顺着经络悄然爬升,直抵心口,像是一道远古的低语,正从碑体深处渗出,无声叩问他的神魂。
他抬眼望向东方天际,日轮跃出山脊,金光洒落碑体,映得整座封神碑宛如熔金铸就。就在此刻,盘古大帝自云阶缓步而下,每一步落下,天地皆震,脚下青石泛起涟漪般的波纹。他手中拂尘轻扬,一道浑厚元气如天河倒灌,轰然注入碑基,激起一圈金色涟漪,扩散至整个台面。
女娲娘娘立于左首,素手托着一块流转微光的石片,正是补天遗石残片。其上符文隐现,时明时灭,似与碑体遥相呼应。她眸光幽深,唇角微动,却终未言语,只将石片轻轻一送。元始天尊立于右翼,双手掐诀,引昆仑精铁之气贯入虚空,与石片共鸣,发出清越如钟磬之声。
三股气息交汇于碑心,轰然注入!
刹那间,封神碑震颤了一下,仿佛自万古长眠中苏醒。碑身原本隐现的龙纹骤然亮起,一道、两道……直至一百零八道神纹尽数浮现,金光冲霄,直贯云汉。天地间风止云凝,百国使节仰面而视,无一人敢言,连呼吸都似被压制在喉间。
“成了。”柳承稷低声说,声音不高,却如钟鼓落地,清晰传至四方。
盘古大帝收势,退后三步,须发微动,额角竟渗出一缕细汗。这位开天辟地的存在,此刻神色凝重,仿佛耗损颇巨。女娲娘娘望着碑体,轻轻一叹:“此物归位,天地有主。”她语气中有欣慰,亦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忧虑,像是看透了未来某段不可逆的命运。
她将手中石片轻轻抛出,石片飞至碑顶,精准嵌入一道铭文缝隙。刹那间,整座碑体嗡鸣如琴弦齐振,余音久久不绝,连远处泰山松林中的鸟雀都被惊起,成群掠空而去。
元始天尊闭目调息片刻,眉心紫气流转,随即睁眼,低喝一声:“启礼!”
号令既出,四野肃然。乐师奏起《九韶》雅乐,钟鼓齐鸣,香烟缭绕升腾。百国神王依次上前,献礼朝贺,以示臣服于新立之序。
东土诸岳大帝率先登台,奉上地脉玉符,五色光华交映,象征五方地气归一;西域佛门递来金莲舍利,佛光普照,梵音隐隐自舍利内传出;南疆巫族呈上九转魂灯,灯焰幽绿,映出无数先祖虚影跪拜行礼;北荒妖庭献出万年灵魄珠,珠中蕴藏万千妖魂低吟,皆愿受封约束,共守天律。
礼器陈列碑前,皆被碑体金光扫过,一一纳入气运长河。每一件祭品融入之时,碑文便微微闪动,似在记录、评判、收纳。整个过程庄严肃穆,不容亵渎。
朱庇特站在西列首位,披着赤金斗篷,面容冷峻如铁铸。他身后两名随从捧着一只青铜火盆,盆中跳跃着一团湛蓝火焰——奥林匹斯神火,传说中点燃文明的第一缕圣焰,曾照亮人类最初的智慧之夜。
轮到罗马使团时,全场寂静,连乐声也为之停顿。
朱庇特迈步上前,靴底踏在玉石阶上,发出沉重回响。他目光如刀,直逼柳承稷:“自由大帝,贵方既称‘百国共封’,可容外神之力铭于碑上?”
空气仿佛凝固。
柳承稷静立不动,袍角轻扬,眼中无波无澜,只微微颔首:“献礼依序,自有判定。”
朱庇特嘴角微扬,笑意却不达眼底。他挥手示意,随从将火盆高举。他双手结印,口中念出古老咒语,音节铿锵,带着雷霆之势。那团神火骤然腾起,化作一条火龙,鳞爪飞扬,怒吼着扑向封神碑面。
火龙撞上碑体的瞬间,龙纹金光微微一荡,随即如巨口开阖,竟将整团火焰吞入其中。火光在碑内流转一圈,如同被检阅般游走于百道神纹之间,最终沉入碑底,无声熄灭。
碑面毫无反应。无名浮现,无光闪烁,仿佛那神火从未存在。
朱庇特脸色一沉,瞳孔收缩,手中权杖猛然顿地,发出一声闷响。他死死盯着那冷漠的碑体,像是第一次意识到:这里不属于他。
柳承稷踏前一步,立于高台中央,声音不高,却压住全场喧哗:“封神碑承天地正统,纳华夏气运而生。非同源者,不可载名。”
话音落下,东岳大帝石敢当猛然抬头,手中军旗无风自动,猎猎作响。五岳气运升腾而起,汇成一道厚重光柱,直贯碑顶。其余四岳紧随其后,北岳后勇虽眉峰微蹙,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仍抬手引寒气入流;南岳六和催动地火相合,西岳玄穹召来金雷为引,中岳镇渊稳守中枢。五股气运交织,碑体金光暴涨三丈,映得整座泰山如镀金身,连天边流云都被染成金色。
百国使节无不屏息,许多神祇低头避光,不敢直视。
朱庇特盯着那光芒,拳头悄然握紧,指节发出轻微脆响。他冷冷开口:“如此说来,我等外神,永不得封?”
柳承稷迎上他的视线,语气平稳却不容置疑:“凡愿归顺秩序、奉守天律者,皆可受封——但封号须依体系而定,不在旧有散权之列。”
他顿了顿,抬手一召。
姜子牙自人群走出,身穿新赐金纹玄甲,腰佩斩邪剑,步伐沉稳登台。他在碑前单膝跪地,右手抚碑,朗声道:“姜尚在此立誓:护天天尊之职,守封神之序,违律者诛,乱碑者灭!”
誓言出口,碑体轻震,一道金纹自顶部缓缓下行,停驻于东侧第三列,凝成一个篆体“护”字。金光流转,久久不散,仿佛天地为之见证。
柳承稷点头:“即日起,姜子牙为护天天尊,执掌仪典护卫,监查四方。”
此举一出,众人心知肚明——权力闭环已成。碑由华夏气运所铸,规则由华夏主导,连护卫之职也落入旧周遗臣之手。外神即便参与,也不过是列席观礼,难涉核心。
朱庇特冷笑一声,转身便走。两名随从急忙跟上,火盆空荡,余烬全无。奥林匹斯祭司低头退场,未发一言,背影萧索。
柳承稷未阻,也未送,只是静静看着那背影远去。西方阵营陆续撤离,气氛压抑。一些中小神国代表面露迟疑,交换眼神,却终究无人再言。
封神台逐渐清冷。
阳光正移至中天,照在碑体上,金光依旧炽烈。姜子牙立于碑东,手按剑柄,目光巡视四周,神情警惕。元始天尊悄然布下最后一道阵纹,确认碑基稳固,袖中手指微掐,似在推演后续变数。女娲娘娘轻抚袖角,似有心事,终未多语,只抬头看了一眼天空,云层深处,似有一线暗影掠过。
柳承稷仍站在高台中央,袍角被风掀起一角。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方才触碑时,指尖又掠过一丝异样——不是寒气,也不是排斥,而是一种极细微的震动,像是碑体内部有东西在缓慢转动,规律如心跳,却又带着某种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频率。
他不动声色,将右手缓缓覆于碑面。
这一次,震动更清晰了。来自深处,沉稳而持续,如同某种机械齿轮在运转,又像是一座沉睡已久的机关正在苏醒。他闭目感应,神识顺着手掌探入碑体,却在触及核心的一瞬,感受到一股微弱却异常精密的“意志”——并非神念,也非灵气波动,更像是……一种计算。
忽然,他察觉到一点不同:原本嵌入碑顶的那块补天石碎片,在阳光照射下,边缘竟泛出一丝极淡的灰痕,像是裂纹,又像是某种符号正在浮现。那痕迹极细,若不凝神几不可见,形状诡谲,似图腾,又似文字,隐约构成一个环形结构,中间有一点凸起,宛如星辰居中。
他还未来得及细察,身后传来脚步声。
姜子牙快步走来,低声禀报:“西侧岩壁发现一处新刻痕迹,形似逆钩,深半寸,非刀斧所为。”
柳承稷缓缓收回手,目光仍停在碑顶那抹灰痕上,心中已有警兆。
他说:“带我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