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碑高耸 第44章 佛门的支援·莲台的威力

作者:宇宙劲风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11-15 19:41:57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姜照的戟尖切入冰柱的瞬间,整根柱体剧烈震颤,裂纹如蛛网般自接触点蔓延而上,发出低沉刺耳的崩裂声。那根由远古龙骨与极寒冥气凝结而成的逆命冰柱,仿佛被唤醒了沉睡万年的痛觉,内部封印的龙魂骤然苏醒,发出无声尖啸——那不是声音,而是直击灵魂的震荡,如同千万根冰针扎入脑海。

她能感觉到那股寒意顺着长戟反噬而来,沿着双臂经脉疾速逆行,所过之处血液几近凝固,五脏六腑像是被无形之手攥紧、挤压。她的意识在冻结边缘挣扎,眼前景象忽明忽暗,恍惚间竟看见幼年时雪夜逃亡的画面:母亲倒在血泊中,父亲手持断剑挡在身前,身后是燃烧的村落和漫天飞舞的灰烬。

可她没有退。

左肩旧伤因灵力暴走而崩裂,鲜血喷涌而出,尚未滴落地面便被铠甲吞噬。那一道道赤金纹路自伤口处蔓延开来,如同活物般游走全身,将血迹尽数吸纳,转而化作炽烈光芒。龙神铠正在回应她的意志,初代龙皇的印记在胸甲中央灼烧发烫,仿佛有古老的心跳透过岁月传来,与她血脉共鸣。

身后,是巍然矗立的封神碑。

碑体残破,铭文剥落,却依旧散发着不容亵渎的威压。它不仅是天地秩序的锚点,更是无数英灵用性命铸就的最后防线。前方,则是五根逆命冰柱呈星芒阵列排布,彼此之间流转着幽蓝电弧,共振频率越来越快,宛如一场即将引爆的雷霆风暴。

天穹之上,幽蓝与漆黑交织成漩涡状裂痕,云层翻滚如沸水,隐约可见一条庞大龙影在其中游弋——那是冰龙始祖的残念,正试图挣脱封印,重临人间。

姜照知道,这一击无法终结仪式。

但她必须拖住。

哪怕只剩一口气,哪怕血尽骨枯,也要为柳承稷争取一线时机。只要封神碑意志不灭,只要契约之力尚存,这场劫难就有逆转的可能。

就在此刻,东方天际骤然亮起一道金光。

不是日出,也不是神火,而是一朵十二品莲台自厚重云层缓缓降下,每一片花瓣都泛着温润佛光,边缘镀着淡淡金边,旋转之间洒落点点金辉,落在雪地上竟不融化,反而生出细小莲花虚影,一现即逝。

莲心立着一人,素衣赤足,眉心一点朱砂如血,双手合十,神情慈悲而寂寥,正是渡厄菩萨陈丽。

她未言,只低诵一声“阿弥陀佛”。

音波无形扩散,如涟漪掠过战场,触及空气时竟凝成肉眼可见的金色波纹。那原本扑向碑顶的寒流漩涡猛地一顿,像是撞上了无形屏障;五根冰柱同时发出刺耳嗡鸣,表面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梵文烙印,仿佛某种更高层次的力量正在压制它们的共鸣。

北海龙王猛然睁眼,眼中幽光暴涨,手中残针一抖,第四根冰柱轰然爆燃,黑色冰焰冲天而起,直扑莲台。火焰中夹杂着龙族古老的诅咒符文,扭曲空间,连风雪都被撕成碎片。

“佛门也敢插手龙族旧事?”他怒喝,声音撕裂风雪,带着千年的怨恨与不甘,“此碑本应归于血脉之力,岂容外道染指!我北海一脉守候万年,只为今日复苏始祖之魂,尔等蝼蚁,安敢阻我?”

话音未落,莲台已悬于封神碑正上方,十二品花瓣依次绽放。

第一品开,佛光如纱,轻覆战场,所有人心头躁动皆平;第三品开,金网初现,经纬分明,自高空垂落;第九品盛开时,一张覆盖百丈范围的琉璃光网彻底成型,晶莹剔透,却又坚不可摧,将整座封神碑笼罩其中,宛如为其披上一层神圣护甲。

冰龙残魂正欲再次冲击碑基,撞上光网刹那,竟如遇烈阳融雪,发出凄厉哀鸣,身形扭曲溃散,鳞片剥落,龙角断裂,残余意识在佛光中颤抖、萎缩,终究化作缕缕黑烟消散于风中。

北海龙王瞳孔收缩,脸色第一次露出惊惧。

他双手结印更快,残针插入膝前冻土,引动第五根冰柱爆发极寒之力。五芒星阵光芒暴涨,逆向铭文加速侵蚀碑体表面,原本清晰的刻痕开始模糊、断裂,甚至有些文字竟自行倒转,显现出远古禁忌语序。

姜照咬牙,趁此间隙将最后灵力灌入龙神铠。初代龙皇印记炽热如烙铁,几乎灼穿她的肌肤,但她强忍剧痛,猛然跃起,双戟交叉斩向最近一根冰柱。戟锋劈入三寸,寒气反冲,令她右臂瞬间麻木,骨骼发出细微碎裂声,整个人被震飞出去,落地时单膝跪地,口中溢出一丝鲜血,顺着嘴角滑落,在雪地上绽开一朵猩红梅花。

但她成功了——三根冰柱的能量流动被短暂冻结。

十息。

这就是她拼尽性命换来的十息。

柳承稷就在这一刻出手。

他立于碑前,右手握盘古拂尘,白玉柄上缠绕着丝丝天庭气运金线;左手按在碑面裂痕处,掌心浮现出五岳图腾投影。拂尘轻扬,自由天庭气运如江河奔涌,注入碑体。与此同时,佛光金网与五岳气运残余交相呼应,泰山地脉震动,地下传来龙吟般的低吼,碑身浮现出细密莲花纹路,自底而上缓缓生长,与原有的山形图腾缠绕共生,宛如新生血脉。

那一刻,天地静了一瞬。

不是风停,也不是雪止,而是规则本身在回应——佛道共荣的契约,真正生效了。

封神碑的气息变了。

不再冰冷死寂,而是有了微弱却坚定的搏动,像一颗沉睡万年的心脏,终于重新跳动。

北海龙王仰头怒吼,手中残针高举,欲引爆五根冰柱同归于尽。他知道,只要这些柱体炸开,即便不能唤醒冰龙始祖,也能重创封神碑意志,为日后留下裂隙,让仇恨延续下去。

但他未能完成动作。

渡厄菩萨抬手,指尖轻点莲台中央。

莲台缓缓升起,悬于五柱之上,佛光如雨洒落。每一滴光都精准落入柱体核心,那些躁动的远古龙魂在光芒中渐渐安静,眼中的幽蓝冷光逐一熄灭,取而代之的是片刻清明,似是在记忆深处看到了未曾见过的和平年代——那时龙族未分裂,人族敬龙如神,天地清明,万物有序。

铭文光芒随之减弱,扭曲的文字像是被灼烧一般,寸寸剥落,化为灰烬随风而去。

残针剧烈颤动,北海龙王脸色煞白,额头渗出冷汗,双腿微微发抖。他体内血脉已被佛光渗透,经络中有种奇异的暖流在游走,压制着他狂暴的杀意。

他死死盯着莲台,又望向姜照——那个浑身浴血却仍不肯倒下的女子,眼神里竟闪过一丝复杂情绪,像是愤怒,又像是惋惜。

再看向柳承稷——那个站在碑前不动如山的男人。他曾是天庭弃子,却被命运推至今日之位,执掌两界平衡。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那朵缓缓旋转的金色莲台上。

他知道,今日败了。

但他未死,也未被擒。

他缓缓拔出残针,收于袖中,转身踏入北方幽云。身影渐远,最终消失在风雪尽头,唯有那句低语随风飘来:“此局虽败……因果未断。”

没有人追。

姜照拄戟而立,呼吸沉重,左肩已被临时符布包裹,血迹渗出一角,浸染布条边缘。她望着北海离去的方向,眼神未松,心中却已明白:这一战结束,另一场守望才刚开始。

柳承稷收回拂尘,抬头看向莲台,眼中映着佛光,神色平静:“佛门虽不争封神,却守得住秩序。”

莲台上,渡厄菩萨微微侧首,目光中带着几分欣慰:“今日之举,亦是佛道缘法。碑若倾,则世必乱;碑若安,则众生有望。”

风雪渐歇,佛光未散。莲影映碑,莲花纹路仍在缓缓流转,与五岳山形交融,宛如新生的图腾,象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共治格局。

泰山之巅,三人伫立,各据一方,形成稳固三角之势——一人持戟守前路,一人执拂维天律,一人踏莲镇心渊。

封神碑静静矗立,裂痕尚未完全愈合,但已有生机萌动。碑底地面,曾埋下冥渊血髓之处,此刻竟生出一线嫩绿苔痕,在金光下微微发亮,如同大地睁开的第一只眼睛。

姜照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铠甲。赤金之色正在褪去,回归沉稳龙鳞本色,唯有胸甲中央那枚初代龙皇印记依旧微光闪烁,似在回应某种遥远召唤——或许是来自深渊之下,或许是来自星空彼端。

她抬起右手,轻轻抚过铠甲缝隙。那里还残留着血迹,干涸后呈暗褐色,却被龙纹自然吸收,不留污痕。这副铠甲早已不只是兵器,而是她生命的延伸,承载着祖先的遗志与同伴的托付。

柳承稷走到碑前,伸手触碰新浮现的莲花纹。指尖传来温润触感,不同于以往冰冷石质,更像是活物的脉动,一下,又一下,缓慢而坚定。

“它醒了。”他低声说,“不是全部,但已足够。”

渡厄菩萨从莲台走下,赤足踏在冻土上,却未留下脚印。她走向碑侧,凝视那行新显的“佛道共荣”四字,指尖轻划其上,梵文微光一闪即逝,仿佛契约已在天地间烙印。

“契约已成。”她说,“接下来,便是守护。”

姜照终于站直身体,双戟收拢背后。她望向东方天际,黎明将至,天边泛起鱼肚白,与佛光交织成一片柔和光晕,照亮了整座山脉。

远处山道,有脚步声传来。

不是急促,也不是喧哗,而是整齐划一的踏地之声,由远及近。数十道身影正沿玉皇顶石阶稳步而上,皆着素袍,手持禅杖,面容肃穆,步履沉稳。为首者捧一卷金册,封面篆书“西天律令”四字,金光隐隐流转。

他们未言,只是列阵于莲台之后,静默守护,宛若亘古以来便在此地。

柳承稷没有回头,却已知晓来者何人。

他只问了一句:“十二品莲台可持久?”

渡厄菩萨答:“直至碑安。哪怕千年万载,佛灯不熄,莲台不坠。”

话音落下,她抬手轻引,莲台缓缓升空,悬于碑顶正上方,持续洒落佛光。花瓣第九品始终盛放,其余三品闭合如眠,似在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次危机降临。

姜照忽然察觉脚下地面微震。

她低头,发现那线绿苔正以肉眼可见速度蔓延,沿着碑基裂缝爬行,所过之处,霜髓残核悄然融化,化为清露渗入地底,滋养着久旱的山根。

她蹲下身,指尖轻触苔痕。

温的。

像春天的第一滴雨,落在冬末的冻土上,悄无声息,却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与另一个时代的启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