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朝会结束。

乾清宫大殿,内阁次辅茹常,内阁大臣刘三吾,内阁大臣詹微等三人被留了下来。

上首的龙椅上,朱元璋坐在那里,一言不发,身旁,则是站着朱允熥。

老爷子看了一眼朱允熥,给了他一个眼神示意。

朱允熥点了点头,说道:“留下诸位,主要两件事情,第一件事,如今户部尚书,礼部尚书,户部右侍郎,应天府尹等官职出缺,尤其是户部尚书,朝廷与高丽开战在即,需尽快定下人选,我皇爷爷的意思,就在这里商讨出个人选,内阁直接票拟。”

“另外,应天府尹之位久而未决,也需要尔等商议一番,给出人选,詹微,你身为吏部尚书,可有人选?”

詹微闻言,连忙开口说道:“启奏陛下,监国,臣以为户部郁新,曾为陛下执掌内帑,其人品行端正,计数密而不繁,又历任户部右侍郎,户部左侍郎,当可担起户部尚书之职。”

“臣附议!”茹常,刘三吾两人站出来,附和道。

朱允熥见状,目光望向老爷子,见老爷子轻微点了点头,便开口说道:“好,既如此,郁新为新任户部尚书,圣旨即刻拟定下发。”

“应天府尹呢?你们可有人选?”

三人对视一眼,随即都提议了一个人,而这一次明显就各有各的想法了,三人各举荐了一个人。

朱允熥笑了,说道:“既然你们意见都不统一,那不如就着吏部先行考察一番,考察后将结果呈上来,再行商议,至于现在,应天府尹就先由本王兼任,诸位以为如何?”

“这……”三人顿时懵了,不知道朱允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堂堂吴王,又被陛下亲赐监国,更是应天府推行摊丁入亩的钦差,现在却又自降身份,成为一个小小的应天府尹,这又是为何?

不过三位内阁大臣懵逼,老朱心里却是门清,他缓缓开口,说道:“咱看允熥还挺适合的,成为应天府尹,正好可以督促摊丁入亩的实行,你们以为呢?”

“臣等无异议。”开玩笑,老爷子都发话了,他们反对有用吗?更何况一个应天府尹罢了,还是兼任,他们为何要去反对?

朱允熥笑了,这个事情他早上跟老爷子说过,所以才特意将三位内阁大臣留了下来,在这个时代,办什么事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他朱允熥虽是吴王,又是应天府推行摊丁入亩事宜的钦差,可税收向来是由地方官府征收,再对接户部,哪怕他是吴王,是钦差,也不能随意乱来。

更何况,朱允熥这次打算的可是让整个勋贵圈子都出出血,要是不兼任这个应天府尹,那些人还不得抓着这一点,跑到老爷子这里来哭嚎?

“好,那现在说第二件事。”朱允熥笑了笑,说道:“此次讨伐高丽,诸位以为何人可为帅?”

三人闻言,立刻讨论了一番,随后由茹常站出来发言。

“启奏陛下,监国,臣等以为,此次征伐高丽,首推傅友德,冯胜等一干淮西老将,他们做梦都想再为大明建功,且历来都是稳重谨慎,用兵如神,只不过他们年岁都大了,臣等担心……”

朱允熥开口说道:“既然担心,那就另换他人为帅吧,诸位以为大将军凉国公蓝玉如何?”

这不是朱允熥偏心,而是刚刚才拿下了蓝玉的义子蓝飞,这个时候将这等重任交给蓝玉,自然也有安抚的意思,更何况蓝玉还是他朱允熥的舅姥爷,是他能够整合淮西集团的重要枢纽。

茹常微微有些担忧地说道:“监国,凉国公战功赫赫,尽得开平王等人之真传,只不过这闯祸的本领也是不弱,您确定要让他去吗?”

朱允熥说道:“本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诸位不妨想想,朝堂之中,若不以蓝玉为帅,傅友德,冯胜等一干老将岂能干休?必然要为了这统帅一职抢破了头。”

“若是以蓝玉为帅,且让几位老将军担任副帅或者先锋,既能满足他们上战场的愿望,又能保证不至于因为他们年纪老迈,出现意外,导致三军无帅的局面,岂不是更好?”

此言一出,茹常,刘三吾,詹微都不禁点了点头。

“监国考虑周全,臣等佩服。”

“好了,你们也累了,都先回去吧。”老朱这时开口说道。

“是,臣等告退。”

等三人彻底走远,老爷子望向朱允熥,说道:“熥儿,咱知道,你是个好孩子,许多东西不用咱教,你自己也懂。”

“但有一点,咱要告诉你,你可以无条件的信任任何人,但你也绝不能一点防范的意识都没有,你可知晓?”

朱允熥闻言心中一跳,看来老爷子对于他提议蓝玉为帅,尽管表达了支持,但心中却有些不喜,怕自己与蓝玉关系太近,不知防范。

古往今来,如同赵匡胤一般黄袍加身的现象不在少数,老爷子这是在提醒他未雨绸缪。

“皇爷爷您放心,孙儿知晓您的意思,蓝玉是块打仗的好料子,但他性格太过乖张,跋扈,用他的时候,也一定要有防着他的心思,还是不让他发现的那种防,除此之外,还要时常对他敲打一番,不可让他居功自傲,得意忘形,这就需要孙儿自己如何去把握这个度,皇爷爷,是这个意思吧?”

“不错。”老爷子欣慰地一笑,说道:“熥儿,你能看到这个层面,就很好。”

“如果你是皇帝,你一定要明白,皇帝可以不知兵,也可以不懂打仗,但却必须要知人,知人善用,便是一个皇帝最大的考题,只有做好了这一点,才能初步成为一个圣明之君。”

“身为吴王,更是监国,现在却不仅要担任钦差,还要兼任应天府尹之位,怎么?你是想要学那诸葛孔明,事必躬亲?”

朱允熥明白老朱的意思,他说道:“皇爷爷明鉴,孙儿踏足朝堂时日不多,除了淮西一脉的武人,也没有什么人主动跟孙儿有什么交集,以至于手上几乎无可用之人,不过皇爷爷的提醒,倒是让孙儿想起来了,吏部尚书詹微詹大人,想必能够为孙儿解忧,只不过孙儿以为,现在还不是找他的时候。”

“孺子可教也。”老爷子点了点头,说道:“去吧,去办你该办的事情。”

“是,孙儿告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