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小卒 第176章 制度的对抗

作者:洛星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7:16:59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黍跪坐在帅案后面,不断翻阅木牍,上面是拷问狼信国士卒和奴隶的供词。

狼信国的士卒倒也忠诚,骨头硬,很能扛揍。揍多了,就有人扛不住了,只得招供,问甚就说甚。

奴隶,更不用说了,他们被狼信国欺压,不会有忠诚之说,除非脑子秀逗了。秦军不用上刑,自己就招了。

把这些供词整理出来,禀报给黍,有关狼信国的情形逐渐清晰起来。

商末周初开始,越人开始南迁,先是到达百越之地,后就是迁到中南半岛,在这里安稳生活。过了一段时间,有一支越人越过海峡,来到马来半岛,定居下来。

由于地理位置的阻隔,再加上离开中原地区的时间太长了,还有受阿三那边的影响,已经完全不认可华夏了。

在亚洲地区,主要就两个人种,一个是以华夏为主的黄皮肤蓝眼睛黑头发,另一个就是以阿三黑主的人种。

这两个人种,就是亚洲地区的主体。

阿三也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其文明在南亚很有影响力,马来半岛因为与之接近,自然是受其影响。

在阿三的影响下,马来半岛上的越人就不再认可中原了,也不认可阿三,而是自成体系。

越人南迁到马来半岛后,在这里定居生活,繁衍生息,却是很乱,没有一个君主压制他们,彼此间征战不休,打了数百年,这与中原地区的春秋战国时代非常象。

狼信部是个小部,三十年前,在狼信王的率领下,逐渐强盛起来,打败了其他部,统一了马来半岛。

狼信王叫漾,是个狼灭,心狠手辣,杀人无数,又很开明,善于采纳他人的建议。同时,他又能征善战,屡战屡胜,因而威望高,很得人心,这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且,他知错能改。

漾好酒成性,无酒不欢,在他逐渐壮大时,与敌人决战前,喝醉了,人事不醒,当敌人打来时,叫都叫不醒他,群龙无首。最后,还是汾这些人死战不退,打退了敌人。

漾酒醒后,吓出了一身冷汗,很是自责,痛定思痛,决心戒酒。他说到做到,竟然真的戒断了,这出乎所有人意料。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自己戒断了不说,还下达了最严禁酒令,未得他允许,未打胜仗在军中饮酒者,一律处死。

当他下达这条军律时,没人相信,有人在军中饮酒,他当众处死了这些人,将领们这才害怕了,不敢违背他的禁令。

哪怕是他的亲弟弟汾也不敢。

据说,因饮酒被处死的将领中,就有一个他的同父异母弟弟。

马来半岛上的越人实行的是奴隶制度,蓄奴成风,这极大的限制了口众,为了得到更多口众,漾下令奴隶也可以从军,立下大功后可以赎身,赎家人。

这给奴隶一丝希望,在马来半岛中属于另类了,因而他在奴隶中的威望也很高,奴隶们愿意为他死战,只求赎家人。

正是因为漾得人心,征战十余年,终于在八年前统一了马来半岛。

漾号令严苛,采取了与秦朝一样的做法,胆敢临阵脱逃者,视为国贼,不仅自己要被处死,其家人也要受到严厉处罚。

这就是狼信士卒宁死不退的原委所在。

在统一了马来半岛后,他就把目光投向了海峡以北的雒越之地。马来半岛刚刚统一,百废待兴,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他腾不出手来。

在治理马来半岛期间,得到秦朝南下,攻打百越之地的消息,着实让漾吓了一大跳,以为秦朝能一举推平雒越之地。

让他意外的是,秦朝与百越之地的战争打了十年还没有结束,他以为秦朝不过如此,想要拿下雒越之地,在雒越之地安插了不少眼线。

涉步南征的消息,自然是送到漾手里了,他认为涉步得了恶疾,必输无疑。泮会带着大军北上,收复失地,他的机会就来了,可以偷泮的家,一举拿下雒越之地。

汾,是他派出的先遣军,为大军到来做准备。

让汾没有想到的是,秦军不仅没有全军覆灭,反而灭了雒越,汾到来的时候,正好是秦军大举掠地的时候。

“真是未想到,漾是个能人。”黍看完,大为赞赏。

“大善。”承跪坐在黍对面,微微颔首:“他竟然给奴隶希望,让奴隶有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这在遍地奴隶主贵族的越地,很是出人意料。”

东瓯、闽越、西瓯和雒越等国,都是奴隶制度,所有的君主就未有一人象漾一样,给奴隶希望,给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

故,漾的所作所为,就显得很另类了。

这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委之一。

“夹生饭而已,还是比不了大秦彻底废除奴隶制度,一体国人。”黍微微摇头:“这手段,早在战国初年,李悝在魏国变法时就用过了。效果嘛,也还行,魏国的奴隶为了改变自身命运,投身军旅死战不休,这是魏国能够强大,成为战国初期第一强国的重要原委。”

顿了顿,又道:“仅此而已。当魏国遇到大秦时,这做法就苍白无力了。”

魏国,是战国初年最早变法的国家,魏文侯重用李悝这些西河学派士人,在魏国大举变法,魏国因此而强盛,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天下士人纷纷赴魏,想要谋一出身。

著名的有吴起、庞涓、孙膑、商君……

结果是因为魏国内斗不休,逼走了吴起、伤害了孙膑、不用商君,到最后魏国自食恶果,被自己逼走的人才干趴下了,以至于最后灭亡。

李悝在魏国变法时,给奴隶希望,让奴隶拥有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这是其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种做法并不能全面解决奴隶问题,只能算是给奴隶开了一个口子,最终成了夹生饭。

齐燕赵韩四国也是如此做的,结果都成了夹生饭。

楚国,吴起死后,又回到老路上去了,抱残守缺,毫无建树,不必说了。

商君在秦国变法,彻底铲除了奴隶制度,解放了所有的奴隶,让他们成为国人,不再是夹生饭,而是一锅熟透的好饭。

这是秦国能够横扫六国极其重要的原委。

说到底,秦国之所以成事,就是制度对抗的结果。

山东六国,除了楚国,另外五国是夹生饭,半封建半奴隶制度,楚国是彻头彻尾的奴隶制度,遇到秦国的封建制度,自然是落于下风,以至于为秦所灭。

“大善。”承很是认可黍的看法。

“汾可开口了?”黍问道。

汾是漾的亲弟弟,他知晓很多事情,若是能让他开口的话,好处很明显。

“此人是个英雄好汉!”承右手大拇指竖起:“骨头真硬,无论如何打,他都不会招,还要破口大骂。”

“那就辱他。”黍眉头微微一挑。

“辱?”承不明其意。

“你可知应侯之辱?”黍看着承问道。

“您是说……”承若有所悟。

黍重重颔首。

“大善!”承右手重重拍着自己额头,惊喜不已:“我怎么没想到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