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午后。
广渠门外,尸体遍布荒野,血流成河。
关宁军依靠车阵、火器和骑兵的反复冲杀,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后金军潮水般的进攻。
祖大寿身上插着几支折断的箭矢,铠甲上布满刀砍的痕迹,他依然在阵前咆哮冲杀。
袁崇焕的帅旗始终屹立在战斗的最前线。
后金贝勒莽古尔泰被一颗流弹击中肩胛,血流不止,被亲兵拼命拖下了战场。
阿济格看着死伤惨重的部下,以及依然屹立不倒的关宁军阵线,眼中第一次露出了惊疑不定的神色。
后金军的攻势,终于渐渐减弱了下去。
黄台吉望着那片如同钢铁刺猬般的明军营盘,望着营盘前堆积如山的尸体。
其中不少是他麾下镶红旗、镶蓝旗的精锐。
黄台吉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
“鸣金!收兵!”他最终下达了命令。
清脆的钲声响彻战场。
后金军队这才缓缓后撤,留下了满地的残破与死亡。
……
广渠门外的战场尚未清理干净,焦糊味与血腥气混杂在冰冷的空气里,久久不散。
破损的营垒间,身穿单薄冬衣的明军士兵面色疲惫,来回巡逻。
除了关宁军,宣府、大同、保定等地赶来勤王的兵马也陆续抵达北京城外,各军营盘相互交错,彼此提防。
关宁军的士兵们沉默地修理着战车和防御工事,他们眼神里带着死里逃生的麻木,却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他们是唯一能在野外正面硬抗后金铁骑的军队。
其他军队,不是。
其他各镇的士兵远远望着他们,目光复杂。
各军之间,界限分明。
一队打着大同总兵满桂旗号的巡逻骑兵,正沿着营地边缘冻结的硬土巡视。
马蹄踏在冰壳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迎面,他们撞上了祖大寿部下的一支关宁军哨骑。
狭窄的小路上,双方僵持住了,谁都不肯退让。
“让开!”大同骑兵的带队军官闷声喝道。
“瞎了吗?不懂先来后到?”关宁哨骑的头目毫不示弱,手已经按在了刀柄上。
气氛瞬间绷紧。
两边的士兵都握紧了武器,在寒风中无声地对峙着。
最终,那关宁头目朝冻土上狠狠啐了一口唾沫,用力一拉缰绳,带着手下勉强让开了一点空隙。
大同骑兵们这才冷着脸,催马从他们身边挤了过去,马蹄扬起的冰渣溅了关宁军一身。
消息很快传回了大同军的主帐。
满桂刚卸下沾血的铠甲,肩膀裹着渗血的纱布,那是昨天混战时中的一箭。
他正用粗陶碗喝着凉水,听到这事,眉头紧紧皱起,重重地把碗顿在案几上。
“袁蛮子带出来的好兵!”他怒喝道。
帐内只有几名心腹将领,都看向他。
“眼睛都长到脑门顶上了!他娘的,昨天说好了一起攻打鞑子的侧翼,他的人呢?连个鬼影子都没见!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老子顶在最前面挨刀!”
一名亲信将领低声劝道:“大帅息怒。关宁军连日血战,伤亡确实很大,或许是力不从心。”
“力不从心?”满桂冷哼一声打断他,“力不从心还敢把眼睛瞪得比牛眼大?还敢在自家兄弟面前耍威风?姓袁的……”他没把后面的话说出来,只是烦躁地挥了挥手,像要赶走眼前看不见的苍蝇。
同一时间,广渠门的关宁军大营里,袁崇焕听着祖大寿的汇报,脸色同样难看。
连续多日的恶战带来巨大伤亡,粮草补给时断时续,朝廷催促出战的诏书像雪片一样飞来,每一道都压得他喘不过气。
“满桂?”听完祖大寿关于巡逻冲突以及满桂抱怨的简述,袁崇焕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
“满帅,勇猛是真勇猛,是条好汉。冲锋陷阵,没人比得上他。但他性子太急,一点就着。诸位务必记住,如今敌军就在城下,虎视眈眈。我们内部稍有不和,就可能被敌人利用,那便是万劫不复啊!”
祖大寿、何可纲等将领默默点头,脸上却不见丝毫轻松。
后金大营,一座相对偏僻的毡帐内。
炉火噼啪作响,映照着皇太极沉静的面容,以及范文程、高鸿中二人审慎的目光。
“袁崇焕是块硬骨头。”皇太极的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广渠门一战,折损了我不少勇士。强攻,并非上策。”
范文程点头附和:“大汗明鉴。有袁崇焕在,关宁军就铁板一块。此人,是明朝在辽东钉下的最后一根铁钉。若能拔除他,不仅眼下京师之围可解,日后辽东大局,也将豁然开朗。”
高鸿中,这位深谙明廷官场争斗和皇帝心思的降官,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大汗,范先生。明朝皇帝,年轻气盛,生性多疑,刻薄寡恩。袁崇焕先前擅自杀掉毛文龙,已经埋下了猜忌的种子。如今他被困在城下,与皇帝近在咫尺却难以沟通,猜疑只会更深。臣有一计……”
他压低声音,将自己的谋划细细道出。
皇太极听着,眼中锐利的光芒一闪而过。
范文程捋着胡须沉吟片刻,也缓缓点头:“此计甚是狠毒。但也确实精妙!”
计划就此定下。
当夜,两名被俘多日、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的大明太监杨春和王成德,被看守“无意中”从关押地带出,途经一处守卫看似松懈的区域。
他们被暂时关在紧邻高鸿中营帐的一个小帐篷里,蜷缩在角落,惊恐万状。
夜深人静,唯有寒风呼啸。
隔壁高鸿中的营帐里,清晰地传来两人压着嗓子的“密谈”声。
“这是大汗亲自定下的计策……”
“……那为何今日撤兵回营,攻势缓了下来?”
“嘘……小声点!今日退兵,并非大汗本意,实在是不得已……”
“哦?怎么回事?”
“你有所不知……营中有人接到了密信……是袁督师那边……悄悄递过来的消息……”
“袁崇焕?”
“正是!密信里说……今日暂缓进攻,是因为袁督师与大汗早有约定……一切按计划行事……过不了多久……大事就可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