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综播完的那个周末,张漾在训练室的白板上画满了小人。
穿红裙子的她踮脚去够书架顶层的乐谱,穿黑T恤的他伸手托住她的腰;戴护具的她坐在椅子上改动作,他蹲在旁边帮她捏脚踝;甚至还有两个小人在沙滩上踩水,身后跟着个扛摄像机的Q版小人——全是恋综里的名场面。
“幼稚。”马嘉祺走过来,指尖戳了戳那个被画成红脸蛋的自己,嘴角却扬着藏不住的笑。
“这叫纪念。”张漾拿起马克笔,在两个小人中间画了颗爱心,“导演说我们那期收视率破纪录了,还想请我们去录特别篇。”
“不去。”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伸手把她手里的笔抽走,“镜头前装够了,该过过二人世界了。”
张漾挑眉:“哦?马老师想怎么过?”
他没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电影票,是她念叨了很久的文艺片,场次在晚上八点,刚好能赶上看完吃宵夜。
“七年前答应你的,现在补上。”
她忽然想起七年前,他俩刚认识,她在朋友圈发了句“想看这部电影”,他评论“等我有空请你”,后来却因为行程取消了三次。
原来有些承诺,他记了这么久。
电影散场时,外面下起了小雨。
马嘉祺把外套脱下来罩在两人头上,牵着她的手往地铁站跑。雨水打湿了他的发梢,顺着下颌线往下滴,却一点没影响他眼里的光。
“慢点,别摔了。”张漾拽了拽他的手,脚踝在湿滑的地面上有点发僵。
他立刻放慢脚步,半蹲下来:“上来,我背你。”
“不用……”
“听话。”他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温柔,却没等她反驳就把她背了起来。
张漾趴在他背上,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忽然想起恋综里他抱她的画面——原来镜头外的他,比镜头里更宠。
路过便利店时,马嘉祺进去买了两串关东煮,递给她时特意把萝卜串吹凉了才递到她嘴边。“小心烫。”
张漾咬着萝卜,看着他被热气熏红的鼻尖,忽然觉得这平凡的雨夜,比任何舞台都动人。
回到家,马嘉祺帮她擦湿漉漉的头发,吹风机的热风里混着他的气息。
张漾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子里他认真的侧脸,忽然说:“其实我录恋综时那么‘疯’,是怕……”
“怕什么?”他关掉吹风机,俯身看她。
“怕别人不知道我们有多好。”她小声说,“怕那些不好的声音,让你觉得不值得。”
马嘉祺的心脏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下,又酸又软。
他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声音轻得像叹息:“傻瓜,值不值得,我心里最清楚。”
他从抽屉里拿出个小盒子,打开是条项链,吊坠是个迷你的节拍器,和康复室那个一模一样。
“本来想等纪念日送的,现在给你。”
张漾看着那个银色的节拍器,忽然笑了。
七年的时光,从《炽焰》到《同行》,从康复室的疼痛到恋综的甜蜜,原来所有的节拍,都藏在这些日常的细节里。
“帮我戴上。”她转过身,长发滑到一边。
马嘉祺的指尖划过她的颈窝,动作轻得像对待易碎的珍宝。
项链戴好的瞬间,张漾忽然转身吻住他,节拍器吊坠在两人之间轻轻晃动,像在为这个吻打节拍。
窗外的雨还在下,屋里的灯光暖融融的。
张漾知道,那些镜头前的甜蜜或许会被淡忘,但这些藏在日常里的糖——雨夜的背,吹凉的萝卜,认真擦头发的动作,还有这条刻着他们故事的项链,会像《同行》的旋律一样,在记忆里响很久很久。
而她和他的故事,也会在这些平凡的日子里,慢慢酿成更甜的糖,不用镜头记录,也能甜到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