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河体内本源世界,战国七雄并立的格局持续了百万余年。在这段岁月里,战争与外交的博弈从未停止,但历史的天平已不可逆转地向着西方倾斜。张国经过数代君王的苦心经营,尤其是彻底的法家变法后,国力、军力、凝聚力已远非东方六国所能比拟。
传至张王张政即位时,张国已如一把淬炼已久的利剑,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张政雄才大略,野心勃勃,继承了先祖“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遗志,决心终结这数百万年的分裂乱世。
他重用来自法家、兵家、纵横家的杰出人才(如李斯、尉缭、王翦、蒙恬等),对内进一步强化集权,巩固法治,发展生产,对外则推行“远交近攻”的战略,分化瓦解六国联盟。
统一战争的号角由张国吹响,其兵锋如泰山压顶,势不可挡:
·灭韩:首当其冲的韩国最为弱小,很快被攻灭。
·破赵:利用反间计使赵国临阵换将(或类似长平之战的契机),名将王翦大破赵军,攻陷邯郸。
·克魏:引水灌大梁城,魏国灭亡。
·伐楚:初期轻敌受挫后,倾全国之力,派王翦率六十万大军南下,历经苦战,最终平定广阔的楚地。
·扫燕:秦军北上,击败燕代联军,燕王远遁。
·平齐:长期受张国远交策略麻痹,置身事外的齐国,最终在张国大军压境时,不战而降。
历经千余年雷霆万钧的军事打击,张国终于一扫六合,完成了内世界前所未有的大一统伟业!
荡平六国后,张政认为自己的功绩“德兼三皇,功过五帝”,遂采三皇之“皇”、五帝之“帝”二字,创立了前所未有的尊号——皇帝!并自称为“始皇帝”,寓意张帝国由他始,传至万世。
他废除了自轩辕圣人以来分封诸侯的制度,在全国推行彻底的中央集权制:
·政治制度:创立皇帝制度,皇帝至高无上,总揽一切大权。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分工负责,互相制约。在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中央直接任免,彻底消除了诸侯割据的根基。
·文化统一:下令“书同文”,废除六国异形文字,强制推行简化规范后的“小篆”(或另一种统一文字)作为标准字体。规定“车同轨”,统一全国车辆轮距。统一度量衡标准。
·交通经济:修筑以都城咸阳为中心的驰道、直道,形成贯通全国的交通网。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促进经济交流。
·思想控制:为了巩固统一,打击可能威胁统治的异端思想(尤其是儒家、量家等喜好议论时政的学派),他采纳李斯建议,下令“焚书”(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及百家语),后又“坑儒”(坑杀方士及议论他的儒生),实行严格的思想专制。
一个疆域空前辽阔、制度前所未有、权力高度集中的张帝国,犹如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矗立在内世界的大地上。始皇帝张政的意志,通过这套高效的官僚系统,得以贯彻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冥河于世界本源之中,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他能感受到,内世界的人道气运因这次空前的大一统而剧烈收束、凝聚,变得无比集中和强大,但同时,那焚书坑儒的暴行、严刑峻法的压迫、以及无穷无尽的劳役(如修建长城、阿房宫、骊山陵),也在不断滋生着怨气与业力。
“集权一统,利在千秋,然苛政如火,亦能焚身。这张政,走的是一条极致亦是危险的道路。”冥河并未干预,他只是看到了一种可能性:一个极度强盛却又隐含巨大危机的全新帝国模式。
始皇帝张政,这位凭借张国数代积累与个人雄才完成不朽功业的帝王,站在咸阳宫的高台上,俯瞰着他一手建立的庞大帝国。他追求长生,渴望将他的帝国与权力永恒延续下去。
然而,冥河知道,永恒的唯有变化本身。如此极致的集权与巨大的压力,必将催生出同样极致的反噬。张帝国的命运,以及内世界人道接下来的走向,已然系于这位“始皇帝”一人之身。
内世界的历史,翻开了中央集权帝国的全新一页,辉煌与阴影同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