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昆仑 第32章 天师察觉

作者:宇宙劲风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11-15 23:08:31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夜色沉得像浸透了墨的布,浓稠得仿佛能滴落下来。天庭的云层不再翻涌,却压得更低,如铅块般悬在南天门之上,连风都凝滞了。一道极细的黑烟自虚空中悄然钻出,如同蛇行草隙,刚触及天界边缘的南天门西侧云廊,便在触碰到结界光晕的瞬间无声消散,仿佛从未存在过。

可就在那灵气回稳、天地归寂的一刹那,四道神念如蛛丝般自四方莲台蔓延而出,无声铺展,悄然缠绕上那尚未完全弥合的空间褶皱——那是空间被强行撕裂又迅速闭合后留下的微弱伤痕,寻常神仙根本察觉不到,唯有精通天机推演之术者方能捕捉。

清微天师端坐于主位莲台,指尖轻点星枢玉盘,眉心微蹙,似有寒针刺入识海。他并未睁眼,只是将一缕神识缓缓注入阵心深处。莲台之下,八卦星图泛起淡金涟漪,光影流转间,一段残缺的轨迹浮现在虚空之中:一名身着紫霞袍的神仙身影短暂出现在云廊尽头,停留时间不足半息,随即转身离去,动作自然得如同例行巡查。

这本不该引起注意。神仙巡界,本是常事。

但若非那三息盲区恰好与天眼阵校准间隙重合;若非灵气塌陷的频率与通魔咒言特有的震频存在微妙共振;若非那道身影经过时,命灯图谱中某盏灯曾出现过极其短暂的明灭波动——这一切叠加起来,便不再是巧合。

“来了。”清微低声说,声音如古井投石,落入寂静的殿宇。

泰玄天师盘坐于东位,手中掐诀未松,指节因长久维持而微微泛白。他早已切断副阵与主星盘的直连,此刻所见数据皆由独立莲台记录,不受外界窥探。他的神识如刀锋扫过每一寸异常波动,在那团残留的灵波动静中,竟捕捉到一丝极细微的魂识余温——不是肉体穿越,而是有人以神魂为引,短暂撕开了禁制缝隙。

那种温度,像是从濒死边缘抽离的一缕执念。

“不是偶然。”他说,声音低沉,“有人在用命换消息。”

上元天师睁开眼,目光落在命灯图谱一角。东荒方位的命灯依旧摇曳不定,象征着前线战局未定,可方才那一瞬,他分明看到昆仑封印核心处闪过一道逆流之光——那光芒逆着封印纹路倒行,虽只一刹,却违背常理,宛如死水回澜。

他不动声色地调出近五日所有参与救援议事者的神光频段,逐一比对。三名神仙的名字被圈出,他们的灵波在交接班时均有不到半息的错频,如同心跳漏跳了一拍。这种偏差极小,常规监察系统会将其归类为“自然波动”,但在他们眼中,却是精心设计的暗语节奏。

“清微师兄,”他轻声道,“他们选得很准——每次传递,都在规则允许的缝隙里走一步。”

灵宝天师始终未语。他取出一支玉箫,横于唇前,却不吹奏。指节轻轻滑过音孔,每按下一格,空气中便泛起一圈肉眼难辨的波纹。这是《太初律》中的“返音溯痕”,能还原半刻钟内此地所有的声息残留。当第七个音孔被按下时,一丝极低的嗡鸣浮现——那是某种古老咒言的尾音,断续不全,却带着血祭特有的滞涩感,仿佛每一个音节都是从喉管里挤出来的血沫。

“是‘引魂诀’。”他收箫入袖,眸光冷冽,“借真魂为信使,穿禁而行。施术者必损元神,非死志之徒不会用。”

四人相对无言。这种手段早在万年前就被列为禁术,一旦动用,天机簿必有反应。可此前数次异常,皆被归为系统扰动,甚至被解释为“星辰偏移引发的灵脉震荡”。真正可怕的是,这些人并非孤行,而是彼此呼应,节奏严密,每一次出手都卡在监察最薄弱的节点,精准得令人胆寒。

“我们是否该上报?”上元天师问,语气平静,却藏着一丝试探。

清微摇头:“证据不足。一条轨迹、一段余音、一次错频,都不足以定罪。若贸然惊动,只会让对方转入更深暗处。”

泰玄补充:“而且……他们背后的人,可能不止一个。”

话音落下,星枢玉盘忽然轻颤。一道新的数据流涌入副阵——又有神仙接近南天门西侧云廊。这次是礼律司判官,平日低调寡言,从不越矩。他的步伐平稳,神光流转如常,巡视一圈后转身离开,全程未作停留。

表面看,毫无破绽。

但灵宝天师的玉箫再次微震。他在那人离去后启动返音溯痕,捕捉到一丝几乎不可闻的震频——不是咒言,而是某种回应信号,短促如心跳,持续不到一息。更诡异的是,命灯图谱在同一时刻轻微晃动,仿佛有谁在远方接收到了信息。

“他在确认。”上元天师低声道,“确认情报是否送达。”

清微闭目推演,神念沿着那道震频逆向追溯。路径被层层遮蔽,最终止于一处虚界投影。但他注意到,在信号中断前的最后一瞬,空间曲度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小的扭曲——那是远距离魂识牵引才会留下的痕迹,唯有高阶神魂才能驾驭。

“他们在用双线传递。”他说,“一人放风,一人接收。前者不施术,后者远端接引。所以天机簿无法锁定源头。”

泰玄立即调整副阵参数,将监测范围扩展至整个南天门外围虚空。他发现,每当有可疑人物经过,周围三里的灵气都会产生一种规律性的微幅震荡,像是某种隐形网络正在运作。这些震荡彼此连接,构成一张看不见的网,覆盖了天庭通往外界的所有通道节点。

“这不是个人行为。”他说,“这是一个体系。”

四人同时意识到,这场叛谋早已成型,潜伏多年。他们不动声色地修改监察阵列的运行逻辑,不再依赖主系统判定,而是以独立算法捕捉所有“合规但反常”的行为模式。每一个看似正常的巡查、每一次例行的交接、每一句寻常的对话,都被重新审视,拆解成无数碎片,再拼凑成一张隐秘的地图。

就在此时,天机簿副本突然轻震。

不是来自外部干扰,而是内部数据流出现了短暂紊乱。一页原本静止的记录自行翻动,显现出一段已被归档的旧案——百年前昆仑之战中陨落的神将名录。其中一名死者的名字,赫然与眼下某位在任上神的灵根印记高度相似。

那一刻,空气仿佛冻结。

灵宝天师盯着那行字,瞳孔微缩。“有人在篡改历史。”他声音冷了下来,“用死人的身份活到现在。”

清微伸手抚过玉盘,将那段异常数据截取封存。他知道,这是警告,也是试探。对方察觉到了监察的存在,开始反向查探是否有漏洞暴露。若他们此刻收手,或许还能全身而退;可若继续追查,必将引来更猛烈的反扑。

“不能停。”他说,“越是这时候,越要稳住。”

四人达成共识:暂不惊动任何人,也不上报太白金星。他们已掌握足够迹象,证明天庭内部存在一个组织严密的秘密联络网,其目的直指昆仑封印与东荒军覆灭真相。但他们仍缺最关键的一环——下一次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

唯有亲眼见证全过程,才能锁定施术者与接收者的对应关系,构建完整的证据链。

他们重新闭目入定,神念如丝,静静缠绕在南天门四周。莲台微光未熄,星枢低鸣不绝。每一缕神光流转都被默默记录,每一个脚步落点都被精确测算。他们在等,等那个自以为完美的破绽再次出现。

而在凌霄殿深处,太白金星并未现身。他的命令已下达,执行正在继续。他相信四大天师的能力,也明白此时最忌打草惊蛇。真正的猎手,从不在猎物面前亮出刀锋。他坐在青铜灯影之下,手中握着一枚古老的龟甲,上面刻着七道裂痕,正缓缓延伸。

他知道,风暴已在酝酿。

偏阁之内,烛火映照着四张沉静的脸。空气凝滞,唯有星枢玉盘上的光点缓缓移动。忽然,西位莲台传来一丝极轻微的震动——南天门西侧云廊的灵气读数再度出现塌陷,持续时间依旧不到半息。

但这一次,副阵捕捉到了完整的信号波形。

灵宝天师睁开眼,手指迅速在玉箫上划过三个音孔。返音溯痕启动,一段残缺的咒言浮现,虽只有五个音节,却清晰可辨。那是一种早已失传的古咒,意为“封启将倾”。

上元天师同步调出命灯图谱,发现昆仑封印核心处再次闪过逆流之光,时间与咒言释放完全吻合。

“是通魔之法。”他说,“他们又传了一次。”

清微缓缓起身,走到阵心,将一段加密符文打入独立存储核心。这段数据未经任何外部传输,仅由四大天师共同持有。

“等下一次。”他说,“我们必须看到全貌。”

泰玄点头,指尖轻抚莲台边缘。他知道,敌人不会再轻易现身。但只要这张网还在运转,总会有人忍不住再走一步。

烛火微微跳了一下。

灵宝天师忽然抬手,将玉箫横于膝上。他的指尖触到箫身一处微温——那是刚刚接收完返音溯痕后的余热,本该冷却,却仍在缓慢升温。

他低头看着那一点暖意,瞳孔骤然收缩。

箫身内壁,浮现出一行极细的裂纹,蜿蜒如蛇,正缓缓扩散。那不是物理损伤,而是灵器自身发出的预警——它承载的记忆超过了负荷,即将崩解。

更重要的是,那裂纹的走向,竟与昆仑封印的核心纹路惊人相似。

他猛然抬头,望向清微:“这玉箫……不是被动记录。它是被选中的媒介。”

清微神色一凛,瞬间明悟:“他们知道我们会用返音溯痕……所以故意留下这段信号,引导我们去听,去查,去怀疑。”

“这不是泄露。”泰玄缓缓开口,声音如冰,“这是布局。”

上元凝视命灯图谱,忽然发现东荒方向的灯火集体黯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仿佛只是错觉。

但他记得,百年前昆仑之战爆发前夜,也曾有过同样的异象。

四人心中同时升起一股寒意。

敌人不仅在传递消息,还在操控他们的追查方向。

而这枚玉箫,这件传承自上古的灵器,竟成了对方计划中的一环。

清微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从现在起,所有推演停止对外输出。我们不能再依赖任何已有灵器或典籍。”

“包括这玉箫。”灵宝天师缓缓将其收入玄铁匣中,封印三层禁制。

殿内重归寂静。

但他们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外面的夜,依旧漆黑如墨。

而在那看不见的暗流之中,无数双眼睛正静静等待,等待下一个破绽,或是下一个牺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